自愈性超分子离子液体凝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小分子凝胶剂来制备离子液体凝胶,可使离子液体成为准固态且不影响离子液体的固有性能。小分子离子液体凝胶通常具有多刺激响应性,加上离子液体本身具有的多种性能,小分子离子液体凝胶有被发展成为智能材料的潜力。目前所报道的小分子离子液体凝胶通常机械性能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研制了一系列高效的D-葡萄糖酸缩醛类凝胶剂(Gn,PG16,B8),可以在低浓度下凝胶多种离子液体。结果表明,凝胶剂分子中烷基链的长度对凝胶性能有显著影响,凝胶剂分子中氢键位点的数量以及离子液体中阴离子的性质对凝胶性能也有影响。制备的离子液体凝胶具有热可逆特性,大部分在室温下稳定。其中由PG16发展而来的超分子离子液体凝胶在遭受机械力破坏时表现出快速的自愈特性,且具有良好的离子导电性、优异的机械强度、较好的粘弹性,是一种很好的自愈性电化学材料。对凝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X-射线衍射等手段进行分析,提出了离子液体凝胶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氢键、π?π堆积和烷基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凝胶剂分子在离子液体中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
  为了制备出性能更好的自愈性超分子离子液体凝胶,设计了一种新的D-葡萄糖酸缩醛类凝胶剂(PB8)。PB8结构中的侧链带有脲基团,使分子的亲水性和疏水性趋于平衡,与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形成的离子液体凝胶透明且具有高机械强度、高粘弹性和自愈性。氢键,π?π堆积和带有脲基的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凝胶剂在离子液体中自组装的根本,而离子液体凝胶的自愈性主要与PB8的侧链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透明的PB8-IL11离子液体凝胶具有可塑性、可注射性和快速自愈性,同时具备高导电性和高机械强度,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智能离子导体。此外,基于PB8的自愈性离子液体凝胶是一种高性能的润滑材料,且能防止金属腐蚀,在润滑钢-钢接触面时表现出优良的润滑性能。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小分子凝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以及对超分子离子液体凝胶应用性的探索,为进一步开发功能化离子液体凝胶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我国能源结构特点是贫油少气相对富煤,合成气可以通过煤或生物质气化获得,低碳醇中的乙醇可以作为乙醇汽油使用,也可以作为溶剂或基本化工原料,所以合成气直接制乙醇(DES)很有意义。研究表明单金属Rh催化剂上,CO加氢产物中甲烷和甲醇等副产物选择性偏高,稳定性也有待提高,添加助剂是改善这两个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改变催化剂的前驱体,利用钙钛矿组成的可调变性和多样性,将若干助剂以金属离子形式掺杂到钙钛矿
本文采用功率补偿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热敏型聚乙烯基甲基醚(PVME)和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溶液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相分离行为。通过不同浓度区的等温相分离焓恢复行为,定量分析了PVME水溶液相分离过程中弹簧熵和氢键相互作用的影响。由PVME与水的氢键作用在其相分离过程中所贡献的热效应基本恒定,而弹簧熵所贡献的热效应随水含量的不同而变化。在较低的水含量(38.3 w
学位
含硫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中。近年来,发展新的策略来构建C-S键引起了化学工作者们广泛关注。有机化学家们研发了不同的硫试剂来构建C-S键,并广泛的应用于药物、聚合物和农药的合成中。传统的硫试剂主要面临着以下挑战和问题:(1)通常有恶臭;(2)不易于制备,种类较少;(3)在空气中不稳定,不易于保存;(4)毒性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些难题,一些新型硫试剂被合成出来并用于有机硫化合
学位
氧离子电子混合导体具有氧渗透性能,可以作为氧分离膜使用,有望用于空气分离制氧和涉氧能源化工过程。本实验室前期的研究表明,Zr0.84Y0.16O1.92-La0.8Sr0.2Cr0.5Fe0.5O3-δ(YSZ-LSCrF)氧离子电子双相复合材料在苛刻的反应器条件下不仅显示出可观的氧渗透率,而且具有满意的化学和力学强度。本文以该材料为基础,研究新型直孔对称结构透氧膜的制备方法、氧渗透性能和基于透氧
学位
光催化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不足问题的潜在解决方案,然而其应用却受限于过低的太阳能转化效率。设计特定形貌提高光吸收率,理性引入氧空位等缺陷改善电子传输效率,以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是本研究论文的重点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论文首先通过氢化处理法设计了缺陷中空笼状TiO2空心球。氢化处理使空心球壳上原位生成笼状孔和表面无定形层,笼状中空结构加强了光的多重反射过程,引入缺陷促使带
单分子分析可获得分子结构、性质及丰富的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信息;而在单细胞层面测量生命各种状态下细胞中重要生物分子含量的变化,对于理解生命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单细胞的方法主要包括电化学、荧光和质谱等方法。这些技术中,基于微/纳米电极的电化学方法以其高灵敏度的特性成为实时定量检测单细胞的重要技术。根据传感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电极。一类是基于法拉第电流信号的电极,可以检测细胞内外的氧化
学位
氮杂环结构体广泛存在于各种天然产物、具有生理活性的分子以及有机功能材料分子中,在药物、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探索各类氮杂环结构体构筑的新途径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中十分重要的研究主题。基于当代有机合成发展的新要求,人们期望探索和建立原料简单、原子经济性高、操作简便安全、环境友好、能耗低、转化率高的新反应和新方法,从源头上提高合成效率并减少由合成工艺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有机合成
学位
过渡金属催化C-H键活化已经被发展成为一种合成环状化合物强有力的工具。这些过渡金属催化剂中,Rh催化剂在催化活性、官能团兼容性和底物适用性方面尤为突出,特别是Cp*Rh(Ⅲ)。本论文就基于Rh(Ⅲ)催化C-H键活化合成了水杨醛类、异吲哚类和异喹啉类环状化合物。1.从底物导向基的角度总结了近些年关于Rh催化的C-H键活化的研究进展。我们总结了 Rh催化羰基导向的、氨基导向的、亚胺导向的、含N杂环导向
学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pectroscopy,SERS)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且能提供丰富的分子结构信息等显著优势,既被广泛应用于物质结构定性分析,在定量研究领域也备受关注。其高光谱分辨率与强大的多组分分析能力尤其适合生化体系中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可得到快速、高效的结果输出。然而,SERS在实际领域的应用能力仍未被发掘,在面对复杂生化体系时,标记SER
学位
催化氢化反应是化学工业的核心支柱,同时也是基础科学最热门的研究方向之一。裸露的金属催化剂通常由于过于活泼,难以实现选择性催化转化,例如炔烃的选择性氢化、α,β-不饱和醛的选择性氢化和醇的选择性氧化等。目前,主要采用表面毒化剂修饰、位阻效应和电子效应调节或者特定分子识别等手段提升金属催化剂的选择性,但无可避免地面临催化剂严重失活的问题。从“绿色”化学角度出发,提高活性金属原子的利用率,发展绿色、高效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