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能源危机逐步加深、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新能源及环保低碳的动力电池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熟的技术成为众多动力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构成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硅基材料是在研负极材料中理论比容量最高的研究体系。然而,硅的导电性差以及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设计硅碳复合材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硅负极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能源危机逐步加深、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作为新能源及环保低碳的动力电池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而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异的性能、成熟的技术成为众多动力电池的主流发展方向。负极作为锂离子电池关键构成成分之一,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硅基材料是在研负极材料中理论比容量最高的研究体系。然而,硅的导电性差以及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严重限制了其应用。设计硅碳复合材料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硅负极存在的问题。但是传统硅碳复合结构存在缺点是硅在碳基质中分散性不好,二者界面接触较差,影响其性能发挥。理想硅碳复合材料结构是硅均匀分布在碳结构中,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复合结构,发挥硅和碳协同作用。本文针对硅碳复合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两种硅碳复合结构:1、通过镁热还原结合静电纺丝工艺,制备了一种具有3D网络结构的多孔硅碳纳米纤维膜(P-Si@CNFs)。镁热还原得到多孔硅能够保持单分散形貌,静电纺丝后,多孔硅可以实现在碳纤维基质中的均匀分散,保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还原多孔硅具有高比表面积,可以实现硅与碳的多点位接触,有利于电子/离子转移,提高材料的导电性。静电纺丝构建的导电碳纤维网,能够缓解硅的体积膨胀和提高材料的整体导电性。组装的电池经过300圈长循环后,容量保持在625.6mAh g-1。2、以碳酸钙作为模板,纳米硅为原料,合成了一种3D卵黄结构的多孔硅碳微球(Si@V@C)。3D多孔结构可以有效缓解硅的体积膨胀,提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纳米硅经过二次组装被碳壳包覆形成微米尺寸颗粒,可减少纳米硅与电解液的接触,形成外层稳定SEI膜,减少不可逆容量的损失。组装的电池在循环100圈之后,充电比容量维持在709.7 mAh g-1。制备过程中采用碳酸钙作为牺牲模板,工艺简单,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合成方法。
其他文献
阻尼材料是一种能吸收振动机械能、声能等的高性能材料,应用广泛。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对阻尼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苛刻。理想的阻尼材料应该具备在使用环境温度下具有高的阻尼系数,同时要具有宽的阻尼温度范围,以适应使用温度的变化。丁腈橡胶(NBR)是常用的阻尼橡胶之一,但其在环境温度下阻尼性能仍然不够理想。杜仲橡胶(EUG)是一种生物基橡胶,具有橡塑二重性,其阻尼性能受玻璃化转变和结晶熔融转变机制的双
在对破片战斗部的研发与验收的过程中,爆炸破片的分布与飞行速度是衡量战斗部杀伤能力的关键参考量,如何快速、精确地测量破片分布与飞行速度有关的参量,对破片战斗部改进方案设计、武器验收、增强杀伤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目前国内采用的破片毁伤测试的方法大多为竖立铜丝网靶、钢靶与纸靶等的方法,这些方法对破片的阻碍大,实验结束后需要人工统计破片在靶板上的分布状态,费时费力。因此有必要对基于梳状靶的爆炸破片分
伤口处的细菌感染通常会导致炎症的出现,正确有效地治疗细菌感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作为临床使用最为普遍的抗菌剂,抗生素从问世之后在抗菌领域起到了可观的效果,但作为小分子制剂,它们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随着抗生素的频繁以及大量使用,一些细菌可能会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降低,造成抗生素滥用从而导致耐药性的出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抗菌领域对抗菌剂的要求逐渐提高,特别是其抗菌能力、抗耐药性和生物相容性。在
我国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但海洋工作设备的腐蚀限制了海洋资源的开发,每年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且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减少腐蚀造成的影响,人们对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防腐材料和防腐蚀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304不锈钢(304SS)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海洋工程中,但304SS在高腐蚀性海洋环境中,会由于氯离子的作用而发生点蚀,导致钝化膜的破坏,从而威胁到整个设备结构的安全。阴极保护法是常用
为适应21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被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各国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教育政策,为提升公民的科学素养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物理知识的学习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科学思维”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之一,其中,“科学推理”内含于“科学思维”之中。“科学推理”是“科学思维”的重要基础,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推理”来培养他们的“科学
目前城市污泥的产量逐年递增,同时“重水轻泥”现象依旧存在,污泥的脱水干化环节是其重要的处理处置步骤。针对当前污泥生物干化技术的不足,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外源微生物强化的污泥生物干化工艺,通过菌群分析和细菌细胞凋亡情况分析新型生物干化工艺的机理;探究不同除臭方式对污泥干化效果及臭气排放的影响;最后,将外源微生物的污泥生物干化工艺应用到低温环境下的生产性中试实验中,分析堆体理化性质和氮素指标的变化情况,
地下环境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铜(Cu)是环境中常见的金属元素,其自身在环境中的风险指数较高,更容易超出环境阈值,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土壤中存在的不同类型的胶体因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以及丰富的官能团,可以在重金属的运移中起到载体作用,因此了解胶体作用下Cu的运移特征及作用机制,对明确重金属在地下水与土壤中的富集及转化有着重要意义,可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和治理提供理论基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兴起,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传感器所需的能源器件层出不穷,其中具有透明性、可拉伸性、生物相容性和自修复性的柔性传感器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大部分提供动力的能源器件都是刚性的,集成化全柔性电子设备的研究依然任重道远。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s)的应运而生为柔性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创新性的思路,TENG既可以作为一种能源器件,收集周围环境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驱动电子设备运行,又可以作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浙江作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将浙江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可增强高校学生的政治定力,涵养其道德素质,呼应时代需要,还可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强化价值引领作用。文章在分析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校园环境、协同机制、融合载体、实践教育等维度提升融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