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手术标本中分化型甲状腺双侧叶癌所占比重并寻找其临床特征因素,分析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不同病灶的病理、基因特征以判断其克隆起源,探索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与合并甲状腺基础疾病的关系。方法:为了解分化型甲状腺双侧癌的发生可能性,回顾性分析121例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计算双侧癌所占百分比,对甲状腺单侧癌组和甲状腺双侧癌组的相关指标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甲状腺双侧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研究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的克隆起源,收集5年内33例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复习其全部病理切片,进行病理组织学分型,根据其病理亚型初步判断是否属于同一克隆起源。制作病理蜡块保存完整的23例病例的显微切割特殊切片,包括50个双侧叶癌灶及12个转移淋巴结,使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将目标病灶从石蜡切片上分离,采用蛋白酶K-酚氯仿法提取其基因组DNA,并采用检测BRAFV600E基因突变的方法,通过PCR扩增BRAF基因第15号外显子序列后直接测序来确定双侧病灶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推测不同病灶的克隆起源。结果:全甲状腺切除或近全切除术标本约33.06%患者可发现患分化型甲状腺双侧癌。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及第一结节≥2cm是双侧癌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在所研究的33例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病例的82个病灶中,微小乳头状癌37个,占全部病灶的45.12%。甲状腺一侧叶或双侧叶出现微小乳头状癌26例,占全部病例的78.79%。24例病例双侧病灶的病理亚型一致;另外9例双侧病灶的病理亚型不一致(如一侧为经典型乳头状癌而对侧为滤泡状癌),占全部病例的27.27%,多克隆起源可能性大。在全部33例病例中,病理亚型不同组较病理亚型相同组有更高的桥本甲状腺炎的合并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病灶并提取基因组DNA后,62个病灶经PCR扩增基因组DNA,有51个病灶得以成功扩增,扩增成功率为82.26%;18例病例的双侧病灶均得到成功扩增。15例(15/18,83.33%)出现了BRAFV600E突变(T1799A)。双侧病灶基因突变状态一致(同为突变型13例,同为野生型3例)者16例(16/18,88.89%)。其中出现BRAFV600E突变的病例双侧基因突变状态一致性高,可达86.67%,推测BRAFV600E突变可能为促进肿瘤腺叶内转移的因素。双侧病灶基因突变状态不一致(一侧为突变型而对侧为野生型)者2例(2/18,11.11%),可能为不同克隆起源。10个淋巴结癌的BRAF基因突变状态与同侧癌灶一致,提示为同克隆起源。在BRAF基因扩增成功的18例病例中,比较有BRAFV600E突变与无基因突变组合并甲状腺基础疾病的百分比,发现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病例有更高的BRAFV600E突变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化型甲状腺双侧癌的发病率远高于预期,在术前各项检查提示甲状腺第一结节为恶性肿瘤的前提下,患者年龄<50岁、超声发现双叶结节且第一结节>2cm,应注意考虑是否有甲状腺双侧癌存在的可能。微小乳头状癌是甲状腺双侧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充分重视,避免漏诊。无论从病理组织学分型还是从BRAF基因突变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的双侧癌灶为单一克隆转移所致,但仍有一定数量的肿瘤存在多克隆起源,不同病灶可以同时或异时独立起病。合并桥本甲状腺炎时多克隆起源的可能性大,表现为多个不同病理亚型的病灶。甲状腺双侧乳头状癌有较高的BRAFV600E突变率,BRAFV600E突变可能促进肿瘤腺叶内转移。同时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的甲状腺癌BRAFV600E突变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