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在20世纪山水画中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nybill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山水画随着西方“写实”观念与对景写生观念的影响受到当时美术界的重视,“外师造化”观在20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纵观整个20世纪,山水画创作的继承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师造化”传统开始以各种方式回归。20世纪中国山水画创作中“师造化”传统的回归经历了“美术革命”语境下的革新与继承,五六十年代写生的探索与实践,八九十年代多元化的开拓与创新这样三个阶段,20世纪“师造化”传统的回归使山水画从明清时期的低糜状态下重新复苏,同时也与晋唐宋时期山水画创作中的“师造化”拉开了距离,从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山水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础。在这百年山水画进程中,对西学的取舍,对“外师造化”传统的选择与变异,形成了“借古开今”和“调和中西”两种取向。借古开今的“传统型”是中国画的本色形态,传统型画家从中国传统的“外师造化”出发,用最基本的语言方式---笔墨来创造山水精神。他们着眼于中国固有的绘画体系的创造性转化,出现了黄宾虹、潘天寿等公认的杰出大师。“融合型”画家不同程度地主张“中西融合”,认为这是中国艺术融入世界的最佳出路,并因各自的价值取向和立足点而形成了不同程度与方向的理解与实践。“融合型”画家具有鲜明和主动的选择性以及更多的包容性和开放性,这也为画家在艺术创造的过程中为表达自我和个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两种类型的互争、互补与融合,使20世纪山水画有了更多的面貌和发展空间。“师造化”传统以多种方式回归,这也使山水画表现题材更广泛、表现语言更丰富、地域画风进一步拓展、图式个性不断升华、审美取向也发生变迁。坚持“师造化”的画家都非常注重对自然生活的真实感受,根据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出山水画写生主张,在审美取向、观察方法、表现语言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从“对景写生”到“对景创作”的新方法是现代画家对“外师造化”最好的探索成果,现代山水画写生是对“外师造化”理论最好的实践,也是画家在新时代对“外师造化”的继承和发展。“外师造化”在当代的山水画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有效的创新方式和探索方向,是山水画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此,我们必须去体验自然、感悟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握山水画在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为我们的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在物元模型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洞室岩体质量评价的物元模型,提出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物元模型中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的方法。通过实际洞室岩体质量等级的关联
培养大批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是全面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从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发
为解决沙棘果汁分层问题,选用果胶、阿拉伯胶、黄原胶、魔芋胶作为稳定剂,通过测定离心沉淀率与粒径大小,分析稳定剂对沙棘果汁稳定性的影响。根据单因素试验选择3种稳定效果
本研究目的是考察红花黄色素B(SYB)对冈田酸(OA)致SH-SY5Y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SH-SY5Y细胞分化为成熟神经元,OA诱导神经元损伤,建立Tau蛋白过
作为极受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教学关注的分层教学,在其概念、教学目标和分层标准几方面理论及实践上尚存在问题。反思与研究分层教学发现,分层教学是一种班级授课制形式下的基于
历史环境是指与一定范围的土地密切相关的文化遗产所构成的整体物质环境状态 ,它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1 966年日本制定《古都保存法》来保护古都的历史风土 ,1 975年修订
在新世纪,我国报纸行业虽然已经取得了稳固的进步,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多数自负盈亏的报纸也日益暴露出长期以来获利空间单一、狭小和过分依赖广告的弊端,造成其在行业
本文以青海汉族"田社"习俗为研究对象,从名称与时间、祭祀神主和主题、祭祀场所与类型、祭祀仪式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田社"与传统春社的关系。认为"田社"习俗是传统春社在青海
梁昭明太子萧统主编的《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它汇集了东周至南朝梁代的七百余篇作品,历来被视为总集之首,文章渊薮,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部总集中,共
人们对公民公法上的权利义务与私法上的权利义务总是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比较与鉴别,造成客观实际上对不同法律关系及内容认识的混乱。公民公法上权利义务和私法上权利义务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