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级视频编码中时域空域算法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ra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网络和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数字视频信号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同一内容的视频信息将面对不同带宽的信道、不同容量的存储设备及不同分辨率和功耗的显示终端。 传统的视频编码技术无法适应差异如此广泛的应用场景,于是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scalablevideocoding,SVC)应运而生,目的就是同时满足各种应用的需求。 可分级视频编码在对信号一次编码的基础上,根据网络带宽及用户终端处理能力的不同,从部分码流中能解码出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信噪比或不同帧频的视频图像。 具有可分级性的视频流可以在任意点截断来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环境和用户的需求。 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传统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然后研究了基于H.264/AVC扩展的可分级视频编码技术并作了简单性能分析。 接着结合SVC时域分级技术的特点,对宏块的编码模式选择算法进行了优化;着重研究了SVC空域分级时的编码性能,统计分析了空间增强层和空间基本层宏块之间的相关性,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空间增强层宏块模式自适应选择算法; 针对粗粒度信噪比可分级(CoarseGrainSNR,CGS)这种基本层和增强层分辨率相同的情况,本文在空间增强层宏块模式自适应选择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粗粒度信噪比可分级增强层宏块运动矢量自适应选择算法,构成了CGS增强层宏块模式自适应选择算法。 最后对本文的算法进行计算机仿真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时域和空域优化算法能在信噪比和比特率损失很小的情况下明显提高编码速度,减少编码时间,以便满足实时应用的需要。
其他文献
毫米波无源成像系统以其自身的诸多优点成为当今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逐渐体现出它的重要性。本论文在已经完成Ka波段单通道直接检波式探测系统原理性试验的基础上,重新优化设计了32通道焦平面成像阵列的接收机通道和校准设备,具体工作如下:首先,研究了一种工作在8mm波段的32通道焦平面阵列无源成像系统的设计方案,并根据系统主要技术指标的要求,对系统天线、接收机、定标装置以及成像处理等关键技术进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的高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相关的移动应用层出不穷,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同时,高校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用品的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有大量闲置
近年来,无线宽带技术蓬勃发展。随着技术的进步,无线宽带网的建设也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许多国家均在政府支持和电信制造商、运营商的积极投入下,研究和建设各种不同类型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