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国家课程重要补充的校本课程成为了一线教师们的研究热点。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科研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是有极大价值与意义的。本文在分析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理论、现状后,依托《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中具有发展性的教学目标与建议,以成果导向(OBE)、施瓦布的实践模式、斯滕豪斯的过程模式、人本主义思想为课程开发基本理论,进行了《趣味·生活·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作为基础物理课程的补充与拓展,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一是确立校本课程的目标,在分析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后,结合一线教学经验确定在传统课程上无法达成的目标培养要求,结合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培养目标。二是确立校本课程的内容,笔者分为四步全面多元的分析确定校本课程的内容,分别是:(1)对《课程标准》具体相关目标培养不足的统计分析,从而细化校本课程具体内容的教学目标。(2)对物理课本的拓展内容栏目统计分析,并梳理有独特教育意义的板块。(3)对一线教师进行访谈调查,交流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流程,以及收集校本课程内容的建议。(4)对初中二、三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物理学习的心理变化及原因,了解学生对《趣味·生活·物理》校本课程的期待、内容的关注、期望学到的知识、动手的实验以及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等。三是计划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向其他优秀校本课程学习,将实施流程精简细化,基于本校环境在选修课中开设《趣味·生活·物理》校本课程,以期达成预设目标。四是校本课程的案例研究。笔者分展示并分析校本课程中实施的三类主题的典型案例,分别是:(1)我要变魔术——“水中钓冰”;(2)实践检验真理——“自制简易3D全息投影”;(3)聚焦现代科学技术——“北斗发展史”。五是校本课程实施效果的研究。主要分为:(1)课堂表现评价与学生成果展示评价,结合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课堂评价”、“班级空间”APP等进行实时、积累的评价的分。(2)学生自我评价,通过学生学习完校本课程后的自我评价量表,分析数据反馈真实的教学效果,以期完善该门校本课程。(3)学生物理成绩的调查分析,比较《趣味·生活·物理》校本课程对物理成绩的提高是否有帮助。通过《趣味·生活·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笔者熟练掌握成熟的校本课程开发流程,经过两轮的课程实施,根据成果反馈来改进原有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并针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相应反思与启迪。同时也积累了不少学生的课程学习成果,如创新实验、神奇魔术、科技小论文、科技小制作、科学调查研究报告等。形成特色鲜明的校本课程,真正的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物理成绩,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初步达成该校本课程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