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制约区域旅游持续发展的问题。同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也对区域旅游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如何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进行研究,建立有效的区域旅游系统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机制,关系到区域旅游的有序、健康发展。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基于此,本文在吸收区域旅游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区域旅游研究有关理论和方法,以系统的理论为指导,阐述了区域旅游整合优化的缘由背景和理论基础,界定了区域旅游系统的构成、性质和特点;分析了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动力机制和影响因素;以区域旅游系统的构成和结构为依据,提出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内容体系和优化规律。文章对区域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三个组成子系统—一旅游资源子系统、旅游产品子系统和旅游行业子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其整合优化概念性思路、原则、路径和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区域旅游整合优化顺利实施的对策和保障措施。综合而言,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首次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系统的、层次分明的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研究框架。论文将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分为整合的设计部分与整合的实施两大部分。其中,整合优化的设计部分又被细分为对旅游资源子系统、旅游产品子系统、旅游行业子系统整合优化的研究,这部分研究的重点是根据区域旅游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特点,探讨其调整、融合、优化的目标、路径、模式及策略等。而实施部分的研究重点则是探讨在复杂的整合环境及有限的时间内保障整合实施策略等。这些内容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在逻辑上形成了系统性、层次性的联系,构成了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整体。
(2)对我国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动力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产生与推进,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更多的是在现行制度约束下,在区域旅游产业和其他社会经济环境孕育中,由当地政府、涉旅企业、旅游者、市场机制推动以及其他因素有效配合的综合结果,是一个由上述众因子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复杂系统,它们相互作用驱动了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的发生发展。文章提出并建立了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驱动力结构模型。
(3)探讨了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整合优化的方法与模式。首先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特点,指出区域旅游资源以空间距离为最基本约束,在一定区域空间内,主要表现为旅游资源各组成单元之间的替代—竞争效应、屏蔽效应,而对外通过不同旅游资源的有序组合,则表现为它们之间的互补效应、集聚效应;其次,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相互作用机制,在系统分析旅游者行为和旅游地空间竞争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区域旅游发展的Logistic曲线方程,对区域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的时空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三峡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整合模式,即“一个依托、两大中心、四个次级中心,一条主轴、三个辅轴,五大特色旅游板块”的空间结构骨架和空间拓展模式。
(4)探讨了区域旅游产品子系统的整合优化内容体系和路径选择。本章以产品周期理论、旅游需求理论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产品优化整合理论;提出了区域旅游产品系统整合优化的三个途径:结构优化、产品创新和区域旅游产品设计。结构优化又可细分为空间结构优化、时间结构优化、要素结构优化、类型结构优化;其次,分析了区域旅游产品创新的指导原则、创新的内容及创新的路径,以此为基础,构建区域旅游产品创新的理论范式;第三,探讨区域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的方法与模式,提出区域旅游产品的设计思路。在此基础上对三峡区域旅游产品的整合优化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整合优化的方向。
(5)区域旅游行业子系统的整合优化的研究。指出区域旅游行业的整合优化的内容:旅游企业的整合优化、旅游行业的整合优化和产业布局的整合优化,探讨了这三方面优化的思路、模式和途径。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阐述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及存在问题,提出三峡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建议:旅游企业通过横向整合、纵向整合和多角化整合实现规模化和网络化。产业结构的优化应以形成行业间完整的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间的协同能力为方向。三峡区域内旅游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构想可以概括为:两头牵动,中间布点、形成五区,轴线衔接,多向拓展。
(6)根据影响区域旅游整合优化的诸多因素和动力机制,论文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交通网络建设、政府行为调整、制度创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保障区域旅游整合优化实施策略框架。根据区域旅游整合的需求,重新界定政府在区域旅游整合过程中的角色及其基本职能。本文首次应用了相对个行政区而言的区域基础性政策和相对区域整体而言的综合性公共政策,构筑了一个促进区域旅游系统整合优化实施的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