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病毒一直是困扰其种植的难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进行马铃薯脱毒。本文就马铃薯脱毒种薯采取了如下列技术措施:首先将带毒薯在室内催芽、消毒处理,然后在无菌条件下,切取茎尖分生组织,移植于试管中培养,大约4个月后,茎尖分生组织长成试管苗;试管苗经过病毒检测,从大量植株中鉴定出不带病毒的脱毒苗;再经过切段快繁,及温室和网棚内繁殖,获得脱毒微型小薯或原原种;再繁殖即可获得原种,原种再繁殖成一级种薯、二级种薯和三级种薯,经过上述途径获得的种薯一般统称为脱毒种薯。 由于马铃薯脱毒苗茎尖分生组织体积较小(约0.5mm),所以在马铃薯茎尖脱毒的过程中经常存在成苗率低、畸形化严重等问题。基于这些现象,本试验以新疆农科院核生所提供的马铃薯品系A1、A2、D17、F3为研究对象,对形成茎尖脱毒苗所需的各种培养基类型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MS+0.05mg/L 6-BA+0.5 mg/L NAA+0.1 mg/L GA3培养基对处理后的茎尖成活率和成苗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为了检测所获得的茎尖再生苗是否为脱毒苗,本文利用反转录PCR方法对再生苗进行了检测。首先用Trizol试剂盒提取植株总RNA,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反转录PCR,检测在马铃薯再生苗中是否存在PVX、PVY、PVS病毒DNA,最终确定是否获得脱毒苗,以建立检测马铃薯病毒的快速简易的方法。 为了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长健壮并在需要时能大量结薯,本文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植物生长延缓剂B9,研究了其对试管苗生长状况和扦插后的马铃薯微型薯结薯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品系A1和A2在测量范围内都出现了最大值,具体表现为当B9浓度分别为60mg/L和80mg/L时出现了最大的马铃薯微型薯数,品系F3却随B9浓度的增加结薯数有所减少,而品系D17的马铃薯微型薯数则在测量范围内一直出现递增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