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药品零差率改革为背景,通过分析H市三级甲等医院的运营发展现状,探讨该医院如何在医改大环境下开源节流,同时制定包括精细化运营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应对对策,对比该医院在对策实施前后收入结构改变情况,科学评价对策效果,从而为公立医院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优化收入结构提供指导建议。方法本课题以H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基本情况、收入构成、成本构成三个角度,以该医院实施药品零差率改革时间和适应对策实施时间为两个节点,通过比较分析对策实施前后各数据指标变化,从而论证对策的科学有效性。结果该医院在执行应对药品零利润改革对策前后效果对比情况。(1)从医院基本情况上看,(1)医疗服务工作量:门急诊总人次同比增长8.60%,增速比全国同类别公立医院高9.70%,出院人次同比增长6.40%,增速比全国同类别公立医院高3.70%,手术台次增长率最高,同比增长14.00%。(2)整体运营情况:每职工承担门诊人次同比增长2.70%,每职工承担出院人次同比增长0.60%,每床位周转人次同比增长3.20%。床位使用率同比提升2.40%,同比增速比全国三级医院高3.60%。该医院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策实施前同期减少了0.10天,医院总体运营整体提升,但平均住院天数大于10天,高于全国同类别医院平均水平。(3)重点运营情况:门诊人均费用较对策实施前同一时期当年价格减少1.10%,受物价影响,可比价格增长率为0.60%,增速均慢于全国三级医院水平,费用金额低于全国同类别医院平均水平;住院人均费用较对策实施前同一时期当年价格减少11.60%,受物价影响,可比价格增长率为1.20%,增速均快于全国三级医院平均水平,费用金额高于全国同类别医院平均水平。门诊次均药品费下滑9.10%,住院次均药品费上涨2.80%。(2)从收入构成上看,该医院医疗收入23.47亿元,同比增长15.90%,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30.30%,占比同比下降1.70%,住院收入占比相应上涨1.70%。劳务性收入占比增加0.70%,药品收入占比下降3.40%。科室总体有效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增加,无效收入占比减少。医院总收入23.94亿元,同比增长率16.53%,收支结余率同比增长1.67%。(3)从成本角度分析,医院总体成本20.71亿元,同比增长13.80%,较零差率实施前后增速比例下滑0.10%,药品成本增速12.38%,较零利率实施前后同比增速减少0.45%。卫生材料成本在各成本构成增速中最慢,较零利率实施前后同比增速减少9.21%。100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所耗费的卫生材料成本在对策执行后呈现减少趋势,但距离政策要求20元尚有差距。部分临床科室可控成本同比增加比较多,可控成本控制不理想,但除医技片区可控成本有所增加外,医院总可控成本、外科片区、内科片区、急危重片区均较应对对策实施前下降,其中外科片区同比下滑11.41%,内科片同比下滑45.08%,急危重片区同比下滑5.99%。结论该医院在应对对策实施后,基本做到开源节流。总体收入同比增加,劳务性收入增加明显,无效收入(药品、卫生材料)占比增速减慢,有效收入占比增加,收入结构趋于协调,对策运行基本达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医院收入构成得到优化、成本支出减少、收支结余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