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犯罪之先行行为问题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sh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行行为理论对于我们探究不作为犯罪问题有着积极的影响,就该理论而言,虽然其获得了我国法律界人士的普遍认可,但是,对于先行行为的探讨还处于理论层面,我国法律并未对其做出明文规定,这致使先行行为研究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先行行为研究造成了重大困扰。所以,对先行行为进行系统的探究,不仅是完善我国法律机制的需要,此外更是解决现实法律问题的需要。在该论文中,笔者首先针对该理论的前提进行了阐述,认为其经过了从形式义务理论学说向实质义务理论学说的转变。其次笔者再次进行探讨,对产生不作为犯罪作为义务的根据,进行了详细阐述,学术界主要有肯定与否定之争,当然笔者认同肯定说更为合理。持肯定说的学者认为,先行行为是不作为犯罪的一项重要义务来源。接着对该理论的界定和范围进行了论述,主要参考了罗克辛教授的观点对先行行为进行界定,认为先行行为成立包括以下三个条件:其是风险出现或升高行为、风险之间存在联系、其他客观的阻断规则。下面笔者对先行行为的范围进行详细讨论,笔者认为先行行为必须是一种违法行为,防卫过当和紧急避险只是特殊情况;其可以是犯罪行为;其并不限于自己的行为;其只局限于作为犯罪,不作为犯罪不能够构成先行行为;无责行为和有责行为都是可以成为先行行为的。在文章的最后一章笔者论述了:由先行行为所引发的不作为犯罪的立法问题,根据我国自身情况,最合理的方式是采取刑法总则单列式模式,意思是说,在刑法总则上增加不作为犯罪和作为义务的来源问题,然后再详细地阐释先行行为等义务的来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法律条款还应该对先行行为的组成要素及适用范围等给予明确说明,以便我们能够秉持着一个具体的标准来判定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活动,从而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
其他文献
人从受精萌芽到成功出生再到后续的成长会经历许多阶段,胎儿是人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之一,胎儿的健康成长对整个生命的发展和延续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认识到胎儿的
肥灌(Fertigation)就是通过灌溉系统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过程。Fertigation以微灌系统为基础,典型的微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枢纽、输配水管网、灌水器以及流量、压力控制部件
学位
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进入了非农化的加速时期,市场的浸透与工商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乡土社会微观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乡土公共性处在结构性与功能性转换之中。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