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Zr微合金化低密度钢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北京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362222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的实施,海洋工程、汽车等应用领域都提出了减重、降低排放的要求,低密度钢因其密度低、耐蚀性能好等优点引起了业界的重点关注。目前对于低密度钢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不需求韧性的汽车用薄板领域,而对组织为全δ-铁素体的海洋工程用钢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主要针对海洋工程用全δ-铁素体低密度钢的组织调控及增韧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创新的δ-铁素体组织细化及韧化控制工艺。通过成分设计和组织调控,提高了试验钢的强度和低温韧性,阐明了微合金化元素(Nb、Zr)在δ-铁素体再加热、热变形、回火热处理等过程中对组织演变与性能的作用,揭示了 Nb-Zr微合金化δ-铁素体低密度钢的热变形机制,为海洋工程用低密度钢的合金成分设计、热轧工艺优化、组织性能调控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对比分析三种试验钢高温δ-铁素体的显微组织,阐明了 Zr对抑制δ-铁素体组织长大的作用机制。表明Fe2Zr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与δ-铁素体之间存在半共格关系,对δ-铁素体晶界有较强的钉扎作用,能够抑制δ-铁素体组织在再加热过程中的粗化行为,细化了δ-铁素体晶粒。对比分析了 Nb-Zr微合金化δ-铁素体低密度钢在不同热变形制度下的流变应力曲线以及相对应的显微组织特征,确定在较低的能量耗散率下(η<0.2)其热变形机制主要为动态回复,热变形激活能为318.71 kJ/mol,建立了试验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以Prasad失稳准则和动态材料模型构建试验钢的热加工图,并以其为准则分析相对应热变形制度下δ-铁素体的显微组织,确定热变形温度950~1000℃应变速率3 s-1为试验钢合理的热加工制度。在此热加工制度下进行试验钢的非再结晶区热轧,得到具有晶界弓出特征、储存了大量应变能的条带状δ-铁素体组织。经过750℃保温2 h的回火热处理后,Nb-Zr微合金化δ-铁素体低密度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低温韧性。其组织特征为在具有较高密度小角度晶界的条带状δ-铁素体组织间存在细小的再结晶δ-铁素体,不仅增加了裂纹扩展路径,也提高了抵抗裂纹扩展的能力,使得试验钢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得到了较好的兼容。试验钢的屈服强度为329 MPa,抗拉强度为424 MPa,0℃冲击韧性为29 J(半厚度横向样品),延伸率达到35%。Nb-Zr微合金化δ-铁素体低密度钢的断裂过程为一种混合断裂模式,包含条带状δ-铁素体的韧性断裂和具有较大取向差界面间的准解理断裂。其冲击断裂面呈现分层状结构,沿着轧制方向存在多个薄层分层带,这些裂纹垂直于轧制方向,沿着裂纹扩展方向进行延伸。在裂纹扩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明显的δ-铁素体组织界面分离现象,垂直于主断裂面的界面上发生了准解理断裂,有效地提高了冲击能量释放速率。
其他文献
锰作为钢中最常见的合金元素,可显著改善钢的机械性能。兼具高强塑积和能量吸收性的4~12%锰含量的中锰钢和15~33%锰含量的高锰TRIP/TWIP钢,已成为下一代汽车用钢的主要发展方向。冶炼过程锰的稳定化和高收得率控制决定着含锰钢冶炼的成本和质量,然而锰元素在高温真空下大量挥发损失,导致成分控制难度加大,影响最终产品性能,且锰挥发相还会使耐材使用寿命下降。因此,本文以锰元素为研究对象,围绕真空精炼
学位
随着金属基增材制造、热喷涂、金属注射成形、微电子封装等高新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优质球形金属粉体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目前几种主流的球形粉体的制备工艺仍存在一些缺陷问题,制备性能优良的球形金属粉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我国球形金属粉体的种类、产量在近几年有了显著增长,但与国外传统优势企业差距较大,高端产品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增材制造领域的优质球形金属粉体原料仍依赖进口。因此,研究具有自主
学位
火法炼铅过程中产生的铅冶炼渣具有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环境危害大的特点。目前铅冶炼渣综合利用率较低,堆存量逐年攀升,已成为铅冶炼行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本论文以典型鼓风炉铅冶炼渣为研究对象,通过碳热还原挥发实现了铅冶炼渣中铁与重金属的分离与综合回收。重点研究碳热还原过程中多金属元素的相态演变规律,特别是重金属的挥发机理及动力学特性。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工艺放大的可行性,为实现铅冶炼渣的资源化综合
学位
随着厚钢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海洋工程、桥梁工程、核电、风电、军工、高层建筑、重大技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厚钢板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焊接性能。为了改善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日本学者提出了氧化物冶金技术,即通过向钢中加入Ti、Ca、Mg、Zr以及RE等元素,利用这些元素形成细小弥散的高熔点氧化物质点诱导晶内针状铁素体的形核以提高焊接性能,对诸如EH36船板钢等碳当量较低的钢板效果明显。但是,对
学位
钛及钛合金性能优异,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但受限于高昂的价格,目前仅在少数高端领域有应用。粉末冶金钛合金避免了复杂的熔炼过程,无需开坯锻造,是降低钛合金成本的有效方法。然而,粉末冶金钛合金由于氧含量难以控制、难以实现全致密,导致性能不理想,无法满足许多对强度、塑性以及疲劳性能有高要求的场合。虽然目前也提出了热等静压等一系列性能提升技术,但往往造成生产成本的大量增加,与降低
学位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建立多元主体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此为社会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基于此,文章从高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的多元主体入手,概括学校、社会、政府三大多元评价主体,再提出三大多元主体评价体系构建框架,分别阐述不同主体的评价建设情况。在全面了解相关问题基础上,提炼多元主体评价体系的建设策略,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硬质合金是由硬质相(如WC、TaC、TiC等)和粘结相(如Co、Ni、Fe等)经烧结后制备的合金块体材料,因其兼具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良好的耐磨性和化学稳定性等综合性能,被认为是最重要的金属陶瓷材料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WC基硬质合金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同的应用环境也对硬质合金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表明通过细化WC晶粒到超细甚至纳米级时,可显著提升WC-Co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而
学位
铝合金灰是铝加工、铝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固体废弃物,我国铝工业每年产出铝合金灰约100万吨。目前所产生的铝合金灰一般只能采取堆存掩埋的方式处理,不仅浪费资源,更会造成环境污染,危害人类健康。铝合金灰含有大量的铝及其他有价元素,但因其物相及组成复杂,从而导致资源化利用非常困难。铝合金灰的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是保障我国铝工业绿色生态化的关键。当前国内外对铝合金渣中金属铝的回收技术及装备研究较多且技术
学位
金属玻璃即非晶,由于缺乏长程有序性,室温塑性变形通常由单一或有限数量的剪切带控制,会导致宏观脆性。局部化的剪切带以塑性流动形式扩展是非晶合金非均匀塑性变形最主要的特征。由于剪切断裂时,材料已经发生破坏,使得在显微原子尺度上研究塑性流动受到限制。通过向金属玻璃中引进晶态相,可制成非晶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既具有很高的强度,同时在断裂时表现为多重剪切带破坏,从而大大改善非晶类材料的延性和断裂韧性。但非
学位
为了适应“双碳、节能、安全”的新时代汽车轻量化发展主题,兼具高强度和高塑性的中锰钢已然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未来汽车用钢材料。然而,钢中锰元素含量过高以及热处理时间过长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锰钢的工业化生产。因此,优化合金成分体系、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并控制亚稳态残余奥氏体的稳定性是中锰钢获得优异力学性能及实现产业化应用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以“中低锰+V合金化”为基础,设计了 7Mn-0.5V、3.5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