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徽襟江带淮,土地肥沃,气候湿润,沿江地区适宜植棉,也是长江流域一重要产棉省份。早在元朝时期,安徽就有确切的植棉记载。明清时期,棉花种植几乎遍及全省的各州县,成为广大劳动人民不可或缺的衣料。清末,在大量洋纱、洋布的冲击下,安徽传统农业中耕与织产生了分离,并逐步成为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掠夺地。随着西方先进机器纺织技术的传入,机纺对棉花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地土棉(亚洲棉)因纤维粗短,不合机纺而被机器纺织工厂拒之门外。与此同时,大量海外优质原棉涌入中国,造成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巨额逆差,严重危及到安徽、乃至全国的财政收支平衡。在此背景下,一些主要产棉省份都开始了棉产改良工作,因此,安徽省棉产改良也势在必行。安徽棉产改良事业发轫于民国初年,发展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至抗战前棉产改良颇有成效,后因抗日战争而中断,抗战后继续发展。民国初年,安徽开始引进美棉,棉产改良与推广事业逐步推进。1918年起,安徽省筹建了第一批专门办理棉产改良的农事试验场,标志着安徽棉产改良与推广工作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安徽棉产改良与推广工作主要是在政府机关的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政府机关在棉产改良与推广事业中进行了一系列制度上的设计。一方面创办了专门的棉产改良机关,进行棉花育种、栽培等实验,并将所育良种和取得的试验成果推广于民。另一方面,省政府设立农业推广所,推广农业新品种,并设立农业推广队分赴各县指导工作。1933年,棉业统制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棉产改良与推广工作进入了“政府统制棉业”阶段。在中央棉产改进处的指导下,安徽省棉产改良与推广事业稳步推进,进一步健全了棉产改良的机构和组织,扩大了棉产改良与推广事业的范围。另外,在安徽的棉产改良的进程中,也有一些高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为安徽的棉产改良事业增添了新的活力。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安徽棉产改良事业几乎中断,改良棉种损失殆尽。后战事稍平,安徽省建设厅为维持后方安全,继续开展棉产改良活动,坚持棉花良种比较实验。抗战胜利后,农林部于1947年成立棉产改进处,负责办理全国棉产改良及生产事宜。同年,农林部棉产改进处在皖设立怀东、合肥、阜阳三个棉业指导区,指导全省棉产改良工作。此时,在安徽棉花生产中,第一次较大规模引进化肥、农药等现代农业生产要素。民国时期安徽棉产改良与推广的内容可分为棉种的改良与推广、改良棉花田间管理、改良棉花运销等环节。在棉产改良的进程中,1935年,安徽制定了发展安徽棉产的五年计划,并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上述工作中所确立的工作规划、原则、程序以及实施方法都不乏有科学合理的成分,然而由于经费不足、人才短缺、天灾人祸不断、技术层面上的棉产改良和推广工作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村等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安徽棉产改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成果和范围还是有限的。安徽棉产改良没有实现其制定的计划目标,也没有实现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