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强调人文性,把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视为语文教学目的之一,语文审美教育得到重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影像技术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图像、影像等带来的视觉文化开始影响着语文教学。大量涌现的图画印品常常把纯文作品挤到了尴尬的边缘角落,学生们习惯在视觉盛宴中感知美,他们的审美倾向与审美情趣因此而或多或少地改变。这些现象都让我们不得不对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进行新的思考探索。语文审美教育虽然一直被关注着,但是目前却较少把语文审美教育放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分析。当图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时,图像对文字空间的挤占和侵蚀也成为不争事实。当审美遇到读图,信息爆炸使人审美疲劳时,“读图时代”是语文审美教育的困境还是契机?面对图片的强势冲击,语文的审美教育将如何转身?如何抓住“图”带来的机遇?带着这些思考,本文以“困境与契机:读图时代的语文审美教育”为主题,从读图时代带来语文教育的变化入手,探讨图像、文字与语文审美教育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分析读图时代语文审美教育面对的困境,探索在时代变迁中进行语文审美教育的可行办法。作者认为,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高级表现形式和重要传承载体,其审美效应和深度影响依然不可动摇。图像作为一种平面、直观化的艺术永远都需要从精神层面和思维高度借助语言文字得天独厚的承载力和表达力。图在语文审美教育中虽然能起到一些积极作用,但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图像不能离开文字。基于语文学科的审美价值在读图时代里遭遇的一些困境,论文进一步探讨生活的泛审美化对语文教育的曲解和“浅阅读”对语文审美教育的消解问题。论文提出在语文审美教育的实践中,要充分发挥语言文字本身的优势,使文字与图象的力量优化组合,将图像的视觉直观性、现场可证性与语言、文字的逻辑性、阐释性和说明性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图文交融。因此,在读图时代的背景下,语文审美教育应有新的尝试。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图像的直观性和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方面,作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考,试图给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途径。人文精神在语文教学领域的日益渗透与舒张,审美教育也因此在语文教育中更显重要。提倡审美教育,就是要求教师馈赠给学生更多美的享受。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读图”既给语文审美教育带来困境,也带来了契机。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时代的特点,面对问题,抓住契机,不断促进语文教学和审美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