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同艺术领域之间相互的渗透,各门类“边界模糊”的现象日益明显,建筑在艺术层面上的活动也在顺应这种趋势。电影与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有许多共通之处。建筑作为场景的一部分被电影用来组织及定义空间,建筑体验又具有强烈的电影效果,电影和建筑都具有时间与空间结构,且都能表达人的情感。作为一种视觉媒介,电影诠释和表达角色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视觉线索。它使用建筑,尤其是建筑空间,来承载对于角色的心理、生理和社会诸因素的隐喻和理解。建筑不再仅仅是静止的背景,而是开始参与到电影的情感表现之中;环境不再仅仅是环绕于四周的外在事物,而是成了在场的经验。电影中的建筑似乎比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生活中的建筑更能表达人类面貌,这些建筑赋予了人物特殊的属性,构建着人物关系。当以一个设计师的眼光去看一部电影,且对建筑在精神领域的表现进行剖析,平常事物背后的奥妙就能够得到揭示。本研究立足于电影对建筑的想象与表达,试图分析其背后的动机,以进行理论的建构与建筑的创作。而论文内容则分为两大部分进行,第一部分为电影中建筑设计的理论建构,另一部分是建筑实验。在理论建构部分,首先针对电影中的建筑作深入的分析与解读,并就所分析与解读的内容进行转化,成为建筑实验中具体的元素,以营造出具有电影逻辑的建筑氛围。在设计实践方面,所得结果作为建筑设计理论架构的印证,同时作为调整理论架构的根据。本文以电影《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后窗》、《盗梦空间》作为研究样本,以其中的建筑场景作为切入点,进行挖掘。结合三部电影的剧情与主题,围绕电影所表达出的建筑意象,对这些意象在营造环境氛围、感染观众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对其在形式、空间和动态性方面展示的特点与象征展开深度和广度上的解读,以期为当下的建筑实践在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方面提供某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