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妇女民事权利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几千年中国文明社会的历史中,女性始终是一个受强制、被统治的性别。但传统社会中,女性受禁锢的程度却因所处朝代不同而有所差异。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风气最开放、社会最文明的时期。那这一时期妇女的地位权利到底如何,一直受到近代学者的关注。特别是近年来关于唐代妇女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以法律为出发点来研究唐代妇女权利的却并不多见,尤其是唐代妇女的民事权利。作者尝试运用“角色”划分的理论研究方法,结合唐代妇女一生所扮演的三个重要角色(女儿、妻子、母亲),从法律的角度,以唐律、唐令以及有关唐代的一些资料为基础,来分析唐代妇女的民事权利。  本文在参考有关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所思所想,分为四部分进行论述:首先从唐代妇女的民事权利内容之一的财产权入手,分析唐代妇女一生中所处的不同阶段所享有的财产权利,认为唐代妇女不仅享有一定的财产所有权,也享有财产继承权。其次,探讨唐代妇女的人身权,采取同样的论证方式,重点分析唐代妇女的人身自由权与婚姻自主权。再次,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唐代妇女民事权利的特点,并且分析了唐代妇女民事权利较为广泛的影响因素,具体包括四个方面:经济原因、政治原因、民族原因和宗教原因。最后,结合现实,提出唐代妇女民事权利对现代社会的借鉴意义。  通过分析法律规定和相关资料的佐证,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在唐代这样一个比较发达和开放的社会里,妇女的民事权利无论是在法律的规定上,还是在当时的实际生活中,都要高于其他朝代,尤其是宋代至明清时代。同时也反映了妇女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的多少,与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这一点对于现代社会有着深刻的意义。
其他文献
所有权保留适应现代商业交易的需要,作为非典型担保方式,为各国立法所确认。随着国际贸易交往的日益频繁,两大法系关于所有权保留呈现出逐渐融合的态势。  我国《合同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国时期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思想基础以及社会文化和政治基础。孙中山先生批判继承了中国科举考试遗产,科学取舍西方资本主义公务员考试的观念和方法,提出了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