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体中最重要的一个群体,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和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其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对于社会和国家的贡献也具有重大作用和非凡意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它所获得的金融支持与其贡献极不相称,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融资难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只有把资金这一重要的社会资源合理有效地配置到位,才能使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成为可能。中小企业鉴于自身的特点,很难从直接融资部门获得资金,同时,中小企业也很难从间接融资部门获得资金,相对于贷款给中小企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希望将资金贷给大型企业单位。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成熟,各种各样的困扰阻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需要跨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时,却停了下来止步不前,更有甚者日渐衰败。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学者们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国内针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的问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金融支持体系、进行融资制度建设和宏观政策建议等方面,考虑到目前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要通过这些途径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够实现。
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存在着不同的分工程度、交易方式和市场规模,要求金融制度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和复杂程度。因此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金融制度变革的阶段性特征。而金融升级正是建立在经济发展水平和阶段上的,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金融环境、金融政策和金融发展状况。我国正出在经济发展和金融转型的关键时期,金融制度结构不断变革,如何选择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和发展道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因而,目前银行等金融机构通过创新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和融资方案设计,通过在信贷市场上寻找多个参与者或者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来共同分担中小企业融资中的风险,以缓解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做法则更加切实可行。
供应链金融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型融资模式。它将资金流有效地整合到供应链管理中来,既为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弱势企业提供新型贷款融资服务,同时又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供应链金融模式作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方式,其改变了过去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单一企业主体的授信模式,充分利用了产业供应链结构特点及对商品交易细节的把握,围绕核心企业对其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供应链金融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正在成为银行互相竞争的新领域。因此,有必要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及其风险控制做系统性的研究,从而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发展提供思路。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创新是满足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途径,服务大型企业现金管理的手段,顺应市场导向、监管政策支持和资本约束下的选择。也是商业银行经营理念、风险管理、业务流程的创新。创新必然伴随着风险,因此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存在的风险,并分别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手段讨论了如何控制风险。
本文主要从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风险管理以及实际案例角度进行研究,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的发展过程及研究现状进行剖析,并总结概括本文的整体结构框架。第二部分,首先对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进行考察,然后重点分析应收账款融资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和保兑仓融资模式的运作机理以及功能,从而揭示供应链金融的潜在融资优势。第三部分,主要对供应链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析,首先分析了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在前文对供应链金融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案例的角度针对深发展银行开展的“1+N”供应链金融服务进行了分析,以真实的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作为案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设计框架的正确性与可操作性,为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科学指导。
尽管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有上述优点,但是市场环境、相关的法律、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创新程度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对策建议:1.监管部门应转变风险控制视角,进行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推广和创新;2.加强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共同搭建发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的物流平台;3.建立灵活快速的市场商品信息收集和反馈体系、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4.加强供应链金融业务人才的培养。
本文属于供应链金融的应用性理论研究,但是研究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创新性,在自己的研究和银行实践经验基础上,希望能为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小企业在融资模式选择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使之能够根据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适时地调整融资模式,突破融资困境,以实现其做大、做强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