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英国文坛移民三雄之一,奈保尔成绩斐然,获奖无数。其生于特立尼达、祖籍印度、在英国接受大学教育的多重文化交织的背景让他对种族、文化和政治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第三世界”人民的文化身份困境。在其作品中,后殖民时期殖民地人民的文化身份危机和追寻是亘古不变的主题。《半生》中的主人翁威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小说描述了后殖民语境边缘人物威利从印度到伦敦再到非洲不断找寻身份的颠沛流离的半生经历。国内外对于《半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流散主题的研究和后殖民背景下威利身份的研究。本文立足于该文本的现实意义,结合小说的历史背景,运用空间批评理论和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探究空间如何影响人物的文化身份及追寻过程。论文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对介绍奈保尔和《半生》以及相关理论。第二章结合文本内容探讨威利在不同空间身份危机的产生。英式教育的影响,英国意识形态的渗透让威利对这个所谓的文明中心越发向往,越来越急于摆脱印度,摆脱印度高种姓与低种姓的后代这个身份。第三章阐述威利文化身份的追寻。威利通过开始写作生涯和跨国婚姻来融入社会空间,找寻自己的立足之地。第四章阐述威利追寻文化身份的失败及原因。第一节讨论他追寻文化身份失败的结果。他在伦敦的文学生涯终结,被西方社会排除在外。他和安娜的婚姻也以失败告终,被人称为“安娜的伦敦男人”而不是他自己独立的身份。第二节指出他文化身份追寻失败的原因。第一点是等级社会对他个人空间的抑制。在西方严格的等级制度里,移民处于边缘地位,没有话语权,不被社会关注认可。第二点是两种文化的冲突碰撞。即使他努力摆脱印度文化,可是印度文化和父亲的影响却如影随形,让他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社会。第五章是关于威利文化身份的恢复。在非洲威利看清了西方政府的残暴,被殖民者所遭受的苦难。他的精神空间趋向成熟,最终意识到自己过的是别人的生活,并且决定做出改变。最后一章总结威利经历的文化身份危机和追寻过程以及空间对后殖民地区边缘人物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