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毒生物是指能引起接触(或食用)者中毒的生物,它对健康的影响可以是器质性的也可以是功能性的损害,人体可通过食入、叮咬、蜇刺受到危害,少数情况下也可通过吸入真菌孢子等颗粒引起不适反应。有毒动物、植物及毒蕈(有毒大型真菌)是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一类毒物。近年来有毒动植物及毒蕈导致的中毒事件频频发生,不仅危害公众健康,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我国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对有毒生物危害整体关注较少,其中毒控制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毒生物危害现况等基础资料,相应的中毒控制技术研究如重点毒物的中毒机制等尚未阐明,难以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有必要了解我国有毒动植物及毒蕈中毒的特征,以便为明确我国有毒生物中毒控制工作方向,研究其中毒控制关键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在此基础上,选取中毒发生频繁,危害严重的乌头属植物为例,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其乌头碱类毒素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本研究搜集了公开发表的有毒动物、植物及毒蕈中毒病例/事件的中文报道,从中提取相关数据,探讨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及毒蕈中毒的主要特征。有毒植物中毒素含量受植物种属、生长时期、生长环境、不同部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乌头属植物中乌头碱类毒素含量的检测方法,初步探讨了不同保存条件及不同部位对北乌头中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1我国有毒生物中毒文献分析检索中国医院知识资源总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1994至2011年我国公开发表的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病例/事件的文献,进行回顾性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3463篇,共报道中毒患者94700例,其中有毒动物中毒46110例,有毒植物中毒37172例,毒蕈中毒11418例。我国有毒生物中毒地区分布存在差异,中毒病例数前5位地区的中毒数分别为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病例数的64.71%(29834/46107)、44.01%(16336/37119)和54.72%(6217/11361),其余病例呈散状分布于其它地区。导致中毒的毒物种类相对集中,有毒动物前5位的毒物依次为毒蛇、鱼胆、河豚、易生成组胺鱼类和蜂,所致中毒数为有毒动物中毒总数的78.77%(36321/46110);有毒植物前5为的毒物依次为豆科、毛茛科、大戟科、茄科、马桑科,所致中毒数为有毒植物中毒总数的84.03%(31234/37172)。河豚、鱼胆、毒蛇、蜂和织纹螺导致的死亡病例数为有毒动物死亡总数的90.38%。毛茛科、马钱科、马桑科、卫矛科和大戟科植物导致的死亡数为有毒植物死亡总数的82.27%。毒蕈则以未知种类者居多,占77.09%(8802/11418),已知种类以鹅膏菌科及牛肝菌科为主。中毒原因主要为意外(50.24%,41291/82185)和误食(42.19%,34670/82185)。中毒途径以经口为主(70.34%,66438/94458)。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病死率分别为2.52%(1008/39951)、1.66%(547/33001)、12.39%(1248/10076)。2北乌头中乌头碱类毒素含量影响因素实验研究本研究通过对超声提取、固相萃取和色谱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乌头属植物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和次乌头碱的方法。方法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满足检测的要求。采用建立的方法对不同保存条件和不同部位中生物碱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新鲜北乌头在50℃保存(封口)24h后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分别为对照的87.02±1.13%,86.60±1.12%和90.36±0.33%;新鲜北乌头样品50℃保存(不封口)24h后三种生物碱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干燥北乌头样品在50℃保存24h后三种生物碱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新鲜北乌头样品在35℃保存不同时间后三种生物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72h后三种生物碱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59.45±2.77%,52.28±2.18%和72.244±8.63%;硅胶(20℃)保存72h后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86.21±3.68%,82.96±1.70%和93.33±23.64%;新鲜北乌头低温保存(冰排,24h;-20℃,72h)后三种生物碱含量无明显变化。同一植株不同部位三种生物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综合上述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有毒动物、有毒植物、毒蕈中毒发生频繁、病死率高,危害严重。2.有毒生物中毒地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中毒发生与毒物自然分布和地理环境存在关联。3.我国有毒生物种类繁多,对其认识水平不足,导致中毒和死亡的有毒动植物都相对集中于少数几类毒物,引起中毒和死亡的毒蕈种类多未进行鉴定。4.北乌头植株含有的水分,保存方式及保存时间会对新鲜北乌头植株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含量产生影响。低温保存适用于毒素检测中北乌头样品的保存及运送。该株北乌头不同部位中乌头碱、中乌头碱及次乌头碱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检测样品数量较少,新鲜乌头属植物不同部位生物碱种类和含量的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