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渤海严重污染面积总体的上升趋势和年度之间的增减表明:渤海的自净能力每年尚可消解部分严重污染区域、渤海现实污染负担逐步加重。辽东湾是渤海严重污染海区之一,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本文研究辽东湾顶部严重污染区域的海域自净能力季节变化与排污调控策略,以促使经济与环境的和谐。辽东湾北部随季节变化显著的海洋环境因子为风、海冰、海域水温。本文以计算渤海二维流场为基础,在辽东湾顶部的严重污染海域布设示踪粒子,通过对比经历一个季度后有风条件(冬季另加海冰条件)和无风条件的高潮时刻示踪粒子的轨迹,研究季风(和海冰)对海域水交换(物理自净)能力的影响。同时调查水质随海水温度的变化,并确定以海洋异养菌总数随水温的变化来描述海域微生物自净能力的季节变化。示踪粒子轨迹分析表明,辽东湾顶部存在反时针的潮致余流,但季风导致的风海流是海域水交换的主要动力。夏季南风在辽东湾顶导致的反时针风海流与潮致余流同向,使湾顶严重污染区域内水体在两个月内可以进入辽东湾北部中央清洁水域实现净化。冬季北风导致的在辽东湾顶部的顺时针风海流在东岸形成较强的南向沿岸流,使聚集在仙人岛与长兴岛之间近岸海域的严重污染水体进入辽东湾口清洁水域而净化;海冰对海域水交换起迟滞作用。春季秋季的风海流和潮致余流方向相反且强度不足,不利于严重污染区域内的水交换。调查实验表明湾顶海洋异养菌数水温16℃时激增,水温20℃时的数值是水温-1.8℃时的32倍。综合考虑水动力和微生物条件,每年5月-9月辽东湾顶严重污染区域内被污染水体最容易被净化;一年中辽东湾顶严重污染面积从大到小依次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离岸排放区域应选择在风海流的流路上(避开岸边混乱的余流)且距离海岸最近(经济性),夏季选在辽河口西侧离岸6km-15km的一个近似圆形区域;离岸排放区域四季不同,但是上述区域的南部可以基本满足其它季节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