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邯郸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土地供需问题日益加剧,邯郸市原有行政区划的弊端日益凸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邯郸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16年9月,邯郸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得到国务院正式批复,为邯郸整合区域资源、优化生产力布局、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分析行政区划调整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从制度方面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国内关于行政区划调整的研究仍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分别从城市层面、政治权力建设、行政管理体制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缺乏一定客观数据的分析。因此本文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角度探讨了邯郸市行政区划调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具体内容如下:首先,结合邯郸市政府提出的相关行政区划调整政策,科学的分析了邯郸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的必要性。邯郸市政区位势定量化要素与交通通达度、资源控制能力和综合发展规模相关,进一步利用统计局的数据测算了邯郸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的影响。其次,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别计算了邯郸市以及各个县区行政区划调整后政区位势指标与经济社会指标的关联度。再次,依据上述确定的主要指标,利用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邯郸市GDP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变化趋势进行预测。最后说明了邯郸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研究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对此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研究表明:首先邯郸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政区位势测度值大于1,行政区划调整对政区位势变化具有正向作用。进一步,得到邯郸市以及各个县区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的指标是GDP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最后根据GDP总量和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两个指标预测值呈上升的趋势,说明未来几年邯郸市实行行政区划调整后促进邯郸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了邯郸市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