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CD34、CD31和RTK在不同亚型肾癌的表达和变化,初步从蛋白水平上探讨VEGFR、PDGFR、C-kit、MVD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比较它们与肾癌的临床病理分级、分期,尤其与组织学类型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探讨VEGFR、PDGFR、C-kit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旨在阐明它们在肾细胞癌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临床上进一步了解肾细胞癌生物学行为、判断预后提供帮助。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4和CD31在149例RCC组织(肾透明细胞癌76例,乳头状癌42例,嫌色细胞癌31例)中的表达情况。另取近10年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肾癌病例270例,制作高通量组织芯片,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PDGFR和C-kit蛋白表达。结果:1.肾透明细胞癌、肾嫌色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癌组织中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128.04±46.44、48.55±14.09和38.12±10.98,CD31标记的MVD分别为98.35±55.05、30.70±17.72和21.60±9.38,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CD34标记的MVD和CD31标记的MVD均明显高于肾非透明细胞癌组织(均P<0.01)。2.在肾嫌色细胞癌和肾乳头状癌组织中,CD34标记的MVD也均明显高于CD31标记的MVD(均P<0.01)。3.CD34和CD31标记的MVD均与肾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呈负相关(rcD34=-0.618,P<0.01;rCD31=-0.442,P<0.01),也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CD34=-0.283, P<0.05; rCD31=-0.256, P<0.05),其中CD34的相关性较强;但与肾非透明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4.肾乳头状癌VEGFR-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16)、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34),与远处转移亦关系密切(P=0.002)。VEGFR-3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P=0.028)、淋巴结转移(P=0.010)和远处转移(P=0.018)有关。VEGFR-1的表达与肾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因素均未见相关性。PCNA的表达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1)。VEGFR-2、VEGFR-3在死亡组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5.肾乳头状癌PDGFR-α的表达与患者组织学分级(P=0.001)和远处转移(P=0.004)有关。PDGFR-β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结转移(P=0.031)和远处转移(P=0.016)有关。PCNA的表达仅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11)。PDGFR-α、PDGFR-β在死亡组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6.嫌色细胞癌中C-kit强阳性表达率为94.12%(48/51),明显高于透明细胞癌(16.06%,22/137)及乳头状癌(28.05%,23/82),差异有显著性(P=0.001)。C-kit强阳性表达仅与嫌色细胞癌分期有关(P=0.038);PCNA在透明细胞癌和乳头状癌中均与分级关系密切(P=0.043,P=0.011),而与嫌色细胞癌分级无关。结论:1.CD34和CD31均能清晰地、选择性地显示肾癌MVD,但CD34比CD31更敏感。2.肾透明细胞癌的MVD显著高于肾非透明细胞癌。3. CCRCC中MVD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呈负相关,而ChRCC、PRCC中MVD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并无相关性。4. VEGFR-2、VEGFR-3均可作为肾乳头状癌预后判断的指标。VEGFR-3过表达是淋巴转移的预后指标;而VEGFR-2可以预测肿瘤血行转移。5. PDGFR-α、PDGFR-β均可作为肾乳头状癌预后判断的指标;远处转移是与乳头状癌预后相关的唯一的独立因素。6.在不同亚型肾癌组织中检测C-kit蛋白的表达,有助于肾癌的临床鉴别诊断、预后和疗效的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