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心前区疼痛的心脏病。它是危害中老年健康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尤其在欧美发达国家更常见,美国约有700万人患本病,每年约50余万人死于本病,占人口死亡数的1/3-1/2,占心脏病死亡数的50%-75%。冠心病在住院心脏病患者中所占比例随年代变化不断提高,故冠心病的预防和治疗一直是全世界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热点。中医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的论述散载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等范畴。随着中医中药对胸痹心痛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取得了较大进步。导师王凤荣教授根据历年文献论述,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三十余年的临床经验和实验研究成果,认为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中医病机实质主要集中在痰浊、血瘀、毒邪方面,提出从痰瘀毒论治冠心病。结合现代医学对冠心病危险因素和发病机制研究,认为痰瘀毒的病理实质可分别对应于西医学上的脂质浸润学说、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学说、损伤反应及炎症引发学说。本着病证结合、治病求本的思想,吾师采用东汉张仲景经典名方“大柴胡汤”为底方,临证化裁,治疗痰瘀互结、毒损心络型胸痹心痛,临床取得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