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急剧增长,资源愈发匮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全球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逐渐升高,区域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建立和完善灾害恢复力评估方法是开展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基础,对科学制定重大自然灾害灾后恢复与重建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开展防灾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区域农业水灾恢复力为研究对象,将区域农业抵抗重大水灾的能力(抵抗力)与区域农业从重大水灾中恢复或适应水灾的能力等两个概念内涵相结合,定义区域农业水灾恢复力为区域农业在水灾后的生存能力,运用区域农业环境条件指数与区域农业系统防御度两个指标进行定量刻画,构建了区域农业水灾恢复力研究的概念基础。在概念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农业水灾恢复主体关系与恢复力利益主体关系,研究了区域农业水灾恢复过程,揭示了区域农业水灾恢复力形成机理及其区域的差异性、静态性和动态性、变化的非线性性、随机性等特征。然后,根据恢复力概念内涵,结合区域农业系统的特征,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建构了一个多层次多目标的恢复力评估指标体系和恢复力评估模型,建立了一个比较实用的恢复力评估方法。本文并以湖南省14个地州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方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对所建立的恢复力评估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该评估方法基本上能比较准确地反映湖南14个地州市农业水灾灾后恢复的能力。由此,发现了制约湖南各地州市农业水灾恢复力的主要因素,并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农业生产系统、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和应急通报系统等诸多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显然,本文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