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战败后,宁波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西方文化因之而来,甬地由此风气日开。在“西学东渐”这一背景下,宁波当地官员、学界领袖及乡绅士子皆感知到时代大潮,在教育制度上做一定之突破,将时务及西学注入书院教育体系。这是当时宁波教育系统的一大新趋向。时任宁波知府的宗源瀚(1834-1879)正是把握了这一时代风气,于光绪五年(1879)二月创设了辨志文会。文会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六斋,各设斋长,命题课士,创甬上开设舆地、算学等新学科之先导。辨志文会作为晚清时期宁波传播实学的代表机构,对鼓励当地学术风气之转变、新型人才之陶冶及宁波教育近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的主体内容为六部分:绪论部分说明了论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归纳了有关辨志文会的研究成果,并对本文主要使用的史料进行了说明。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辨志文会的创建及其考课制度,然后就辨志文会、辨志精舍等不同称谓做一个简单的考证,最后介绍其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分析了《辨志文会课艺初集》一书。作为辨志文会最早的档案材料汇编,此书记载了辨志文会创立初期六斋斋长的姓名、籍贯、光绪五年所考课题、获奖者及其答卷等信息。此章对书中所收录的斋长信息、考课题目和获奖名单进行了整理,以求充分利用课艺文献来更好地解读辨志文会本身。第四部分主要对《申报》所刊登的辨志文会(精舍)课题进行分类与分析,通过对史料的检索和分析课题的特点来探寻课题背后所呈现的西力东侵、西学东渐与实学思潮对命题的影响,及当时知识分子学习重心之转移。第五部分对《申报》所刊登的辨志文会课案,也就是获奖名单中应课士子的生平进行考证。此部分选取了部分典型的应课士子来分析其获奖诸生籍贯、教育经历、日后发展等基本情况,以此了解晚清时期辨志文会的士子构成及其后续发展的若干史实,意在探讨辨志文会、考课获奖诸生、近代化三者间的相互影响。最后结语部分结合上文探讨了宁波辨志文会产生的种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