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与膳食结构越发重视。而获取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氮、钾、钙、铁、锌是木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通过施肥的方式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养分含量与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一直都是被重视的,同时关注和平衡多个元素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本试验选取了三种木薯产区推广比较大的食用型木薯为实验材料(华南9号、华南16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与膳食结构越发重视。而获取营养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氮、钾、钙、铁、锌是木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须的矿质营养元素,通过施肥的方式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养分含量与产品质量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一直都是被重视的,同时关注和平衡多个元素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应该受到更多的重视。因此本试验选取了三种木薯产区推广比较大的食用型木薯为实验材料(华南9号、华南16号、建国1301),通过氮、钾、钙、铁、锌的五因素两水平的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五种营养元素的不同配比,分析木薯农艺性状、养分含量、基因表达及块根品质的差异性,探讨不同水平下氮、钾、钙、铁、锌单一元素对木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得到一套木薯所需氮钾钙铁锌的最佳配施比例。以盆栽为预实验,为后续的田间试验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高产优质指标,得出SC9、SC16、JG1301最佳推荐处理分别为T5、T4、T7。因此本试验表明施用肥料不仅要把握好肥料的浓度更要考虑木薯不同品种的施肥特性与需肥规律,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2.高氮或低铁处理能够促进SC9、SC16品种的株高。施用高水平氮能提高木薯叶片、茎秆、根系干物质重,但降低块根的干物质重。除氮以外,钾肥对总生物量也有一定影响,高钾处理显著降低木薯全株总生物量,但由于品种的不同,结果有所差异。3.平衡营养施肥可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尤其氮肥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三种品系均表现为高水平施氮可以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对于光合速率来说,高氮高钾组合对盆栽中SC9与SC16品系的叶片光合势有显著影响。4.在养分含量上,高水平施氮可以显著提高木薯块根中的氮含量和块根中微量元素含量,其他营养元素对块根中氮含量影响较小,各营养元素对块根磷含量也无显著影响。高水平施钾、钙均可以显著提高木薯块根中的钾含量;低钙处理显著提高块根钙含量;高钙或高锌处理显著提高块根中锌含量。3个品种中JG1301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强。5.在品质方面,五种营养元素合理配施可以显著提高木薯块根中的总糖、可溶性蛋白质、VC、类胡萝卜素含量。高钾处理能提高SC9品系块根的总糖含量;高氮处理能够提高SC9蛋白质含量,低钙处理更能提高SC16蛋白质含量;高氮处理对三个品系的VC含量、类胡萝卜素均有促进作用。三个品系之间总糖含量表现为SC9>SC16>JG1301;类胡萝卜素含量表现为JG1301>SC16>SC9。6.AMT1、NRT1、AKT1、CBL7、VIT1、NR基因均显示第二次施肥后表达量呈上调,其余表现为下调。且氮钾钙铁锌在高低两个水平下,块根元素含量与元素吸收转运相关基因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对不同处理下各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低氮诱导根系中AMT1的表达,抑制茎中NRT1的表达,而高氮会诱导茎根中NRT1的表达,从而影响块根氮含量。NR相关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受到低氮诱导,高氮抑制;GS相关基因在叶片中的表达主要受到高氮诱导;GDH在根茎叶中的表达均受到高氮诱导。AKT1在叶片、根中的表达量与块根钾含量呈现负相关。高钙处理下,CBL7和CNGC14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与块根钙含量均呈现负相关。高铁处理下,IRT1在茎中的表达量与块根铁含量呈正相关,在根中呈负相关,但在低铁处理下,仅在根中的表达量与块根铁含量呈正相关。高锌处理下ZIP4在叶、茎的表达量与块根锌含量呈现正相关,但在低锌处理下,ZIP4在叶片中与块根锌含量呈正相关,在茎、根中呈负相关。通过分子手段监测相关基因的表达部位,这可为后续的施肥浓度奠定理论基础。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对照CK),平衡营养施肥能够显著的提高木薯株高、产量与各器官干物质率。其中,三个品种在表型、产量、干物质率来看,不同施肥处理下表现不一致,对元素高低水平的反应也不相同。木薯植株的分枝高、分枝数等表型不受施肥影响,主要是品种之间存在差异;而株高、产量、干物质重主要受到施肥的影响,5种元素对其各项指标起着不同的作用。
其他文献
槟榔(Areca catechu)为棕榈科(Arecaceae)槟榔属多年生单子叶热带木本植物,目前槟榔的相关植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明显滞后于棕榈科其他物种。因此,建立一个体外基因功能验证平台是槟榔基础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酶解法通过对槟榔嫩花苞、嫩叶片、胚状体三种不同材料及酶解时间的对比,建立了槟榔原生质体分离体系,分离出数量9.1×10~7个/m,活力为92%的原生质体并进行PEG介导
由于地域空间差异,不同气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下径流响应规律各不相同,国内外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径流响应研究已相当深入,但对热带流域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对未来径流响应研究一般基于历史观测的土地利用/覆被资料,仅考虑未来气候变化对水文过程的影响,忽略了未来土地利用/覆被对径流的影响。海南岛热带雨林具有独特的水源涵养和产汇流特征,热带雨林的退化,植被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极大的影
腈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制备染料、农药、医药以及高性能聚合物等。因此,腈类化合物的合成受到合成化学家的关注。腈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是利用重氮盐或者芳基卤与Cu CN反应。为了便利于腈类化合物,目前已经开发了很多其它的方法,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利用过渡金属催化有机卤化合物作为亲电试剂与各种有机的或者无机的CN源直接往分子主体中导入CN基团。其它的亲电试剂如有机金属化合物、特殊的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科学技术赋能企业是最热门的赛道之一,资本对开源技术的青睐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可能成为独角兽的创业公司。与此同时,资本自身所在的金融行业,也迎来了科技赋能金融的又一个黄金时代,是为金融科技。本文研究中以金融科技发展为基本背景,结合银行业现状,阐述了金融科技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机制,进而本文从金融科技影响的理论机制入手,构建了金融科技发展指数体系,借助DEA计量分析模型,测算
海藻酸钠是天然高分子多糖,由于其安全无毒,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物医学中。本论文通过Fe3+与海藻酸钠交联作用与聚丙烯酰胺复合,形成具有互穿网络结构的复合水凝胶。探究了互穿结构对水凝胶的机械性能和在紫外光和电场作用下水凝胶的结构变化以及对肥料的控释效果的影响。(1)基于可控离子渗透的方式,制备了Fe3+/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Fe3+/SA-PAAM)均质凝胶传感器,通过改
木本油料产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其不仅能够提供健康优质的食用植物油,同时还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具有较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其种子含油量高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优良的木本植物油来源,在我国广泛种植。在国家的重视及支持下,油茶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部分地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目前油茶生产上仍然存在低产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花多果少、自交结实率较低等,影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化石燃料同时在被快速消耗和枯竭,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变得尤为重要,生物质转化制备生物燃料具有可再生性,且污染物排放量低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注意。通过浸渍法制备了WO3-ZrO2固体酸催化剂,XRD、TEM、BET和Py-IR对制备的WO3-ZrO2进行表征,并将催化剂用于麻风树油的催化脱氧。通过加入氢气以达到对催化剂的保护,减缓催化剂的失活速度,在较高温度下防止
樱桃番茄是海南省反季节生产的重要果蔬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樱桃番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在樱桃番茄种植过程中存在盲目过量施用化肥的情况,且农田存在土壤酸化,土壤有机质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海南樱桃番茄产业可持续性发展。此外,农业生产过程产出大量废弃物,例如禽畜粪便,已成为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急需解决的难题。因此,着眼当前形势,本研究以海南热带地区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试验采用裂区设
为探索热带海草床生态系统中产胞外蛋白酶与纤维素酶微生物资源多样性,并探索研究污染对海草床生态系统产胞外蛋白酶与纤维素酶微生物资源的影响,本实验于海南文昌10个不同的海草床生长区采集了表层沉积物样本共30份(每个采样点3个平行样)。采用梯度稀释平板法共获得各类微生物菌株1188株;使用酪蛋白与羧甲基纤维素钠功能培养基进行特异性选择培养,初步筛选出768株具有产蛋白酶能力和220株具有产纤维素酶能力的
农田重金属污染形势严峻,农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土壤生态安全及人类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因此利用绿色、高效、经济的改良剂进行重金属污染土壤原位修复成为研究热点。首先,通过外源添加5种重金属(Cd、Pb、Cu、Ni和Cr),在单一重金属污染情形下,探究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富集、迁移转运规律,利用目标风险系数(THQ)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风险评估,推算土壤重金属阈值;其次,通过土壤培养实验,研究海藻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