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跨时决策是社会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们针对发生不同时间点出现不同的结果权衡利弊后作出选择的过程。跨时决策神经机制复杂,目前针对前额叶脑区与跨时决策二者之间的关系多基于动物实验、神经功能影像学、外界干预暂时性抑制前额叶的功能等研究。本研究以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究跨时决策的神经机制,为揭开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的脑机制提供依据。目的:研究背外侧前额叶损伤患者跨时决策能力是否存在改变,探讨背外侧前额叶在跨时决策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全套的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及跨时决策(intertemporal choice)中文版实验范式对25例背外侧前额叶损伤患者(dLPFC组)及与之相匹配的27名健康对照者(HC组)进行测评。结果:在神经心理学背景测试中,与HC组比较,dLPFC组顺序数字广度、VFT评分显著降低,色字干扰实验时间显著升高(P<0.05),MMSE、HAMA、HAMD及倒序数字广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跨时选择实验任务中,在now条件下,dLPFC组LL选择比例显著低于HC组(P<0.05);进一步根据金额差值水平划分为低、中、高金额差值组,其中dLPFC组中金额差值LL选择比例显著低于HC组(P<0.05),而两组间低金额差值及高金额差值LL选择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not-now条件下,dLPFC组与HC组LL选择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各金额差值选择LL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LPFC组和HC组LL选择比例与金额差值量级相关显著(F=26.615,P=0.000;F=21.683,P=0.000),与now或not-now无关(F=0.427,P=0.517;F=0.587,P=0.447)。采用相关性分析发现,dLPFC组中色字干扰实验时间与now条件下中金额差值组LL选择比例呈正相关(r=0.475,P=0.019)。在价值评估任务中,dLPFC组和HC组在低、中、高各奖赏金额水平上的价值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LPFC损伤患者存在着跨时决策行为改变,主要表现为更倾向于冲动决策即对即刻奖赏的高选择倾向,同时主观价值与HC并无显著性差异。表明dLPFC可能是参与跨时决策关键的脑区,其可能的机制是dLPFC参与跨时决策中自我控制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