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症是机体为了抵抗外界病原物质的浸入或者细胞损伤物质而产生的保护性应答反应,由此导致一系列复杂的炎症调节作用,并最终达到组织结构或功能的恢复。而核受体与炎症因子基因启动子区中DNA特异位点的直接结合,于转录水平上实现对炎症因子信号激活引起的一系列反应应答调控作用。核受体是一个结构特异的配体依赖性转录因子超家族,与目的基因的启动子DNA序列特异性结合,对维持细胞稳态及各种反应的蛋白分子表达从转录水平上起着调控作用。而本论文则主要以核受体PPARγ与FXR为研究对象,以窥核受体在炎症反应中抗炎作用的分子机制。PPARγ方面主要通过以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模型(野生型小鼠及A2AR基因敲除鼠)、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炎症模型细胞Raw264.7为研究对象,对炎症模型中PPARγ对腺受体A2AR表达调控分子机制研究为主探讨PPARγ抗炎的分子机制。而FXR方面,则在实验室以前研究的基础上,以在炎症反应各个过程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的血管内皮细胞,以细胞系EA.hy926为模型,探讨了FXR对血栓调节蛋白TM表达调控分子机制,以此丰富FXR在抗炎活动中的机制。本论文以LPS刺激建立ALI小鼠模型,通过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等手段检测ALI小鼠肺组织损伤程度及炎症的严重程度,并采用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细胞Raw264.7判断激活PPARγ或A2AR后,对炎症的抑制作用。Real-time、Western Blot等常规手段也被用于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PPARγ或A2AR表达水平变化。在此基础上,还采用基因表达调控研究中常见的载体构建技术、置换点突变技术、EMSA、ChIP实验等探索PPARγ-A2AR正反馈环路中两分子上调的分子机制。通过以上实验技术从体内/体外水平上证实了PPARγ-A2AR正反馈环路存在,并证实了此环路具有抑炎作用,进而从基因表达调控的角度阐述了此环路存在所依赖的分子机制,揭示了PPARγ通过与A2AR基因启动子区DR10PPRE(-218~-197)位点直接结合上调A2AR基因的转录水平从而上调A2AR蛋白的表达,而A2AR的激活继而引发了A2AR-PKA通路的激活,导致在此通路中磷酸化的CREB与PPARγ启动子区+4~+11CRE-like位点的直接结合作用,从而上调PPARγ转录活性并上调PPARγ蛋白表达上调依次完成PPARγ-A2AR正反馈环路且进一步完成在炎症反应中的抑制作用。因而以PPARγ与A2AR的正反馈环路为例探讨了在生命活动调控作用中均占据重要地位的核受体超家族与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家族之间的联系,并为以急性肺损伤为例的病症中抗炎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本论文的第二部分则集中于FXR对血栓调节蛋白TM的上调分子机制研究。本室以前的研究已明确在血管内皮细胞中,激活FXR可明显上调TM分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同时也可明显增强TM分子活化,本论文则同样以上述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实验技术:荧光素酶检测实验、置换点突变实验、EMSA实验以及ChIP实验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激活的FXR可通过直接结合于TM分子启动子区IR8位点增强TM基因启动子活性,并上调TM转录水平,从而达到上调TM表达的作用。这为FXR与TM在抑炎作用、抗纤维化以及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