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目的:测定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CD4+T细胞亚群(Th1、Th2、Treg和Th17)和其相应血浆细胞因子水平,探索其在IT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35例成人慢性ITP患者以疾病状态分为疾病活动组(21例)、未缓解组(5例)、缓解组(9例),另取18例体检正常者设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达细胞内因子IFN-γ+、IL-4+和IL-17+细胞分别占CD4+细胞的百分率以及表达CD25+Foxp3+细胞占CD4+细胞的百分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血浆中IFN-γ、IL-4、IL-10和IL-17的水平,并分析疾病活动组患者血浆细胞因子水平与血小板计数、骨髓巨核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
结果: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活动组(10.00%±5.00%)、未缓解组(9.19%±6.73%)和缓解组(12.02%±5.79%)与对照组(12.58%±5.6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外周血Th2细胞百分率:活动组(1.01%±0.88%)、未缓解组(1.22%±1.04%)与对照组(1.86%±0.59%)比较明显下降(P<0.05),缓解组(1.93%±1.04%)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外周血Th1/Th2比例:活动组(15.04±9.67)、未缓解组(11.65±9.32)与对照组(7.02±3.01)比较明显增高(P<0.05),缓解组(7.17±5.38)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率:活动组(0.89%±0.58%)、未缓解组(1.46%±1.27%)与对照组(5.73%±0.71%)比较明显下降(P<0.01),缓解组(6.41%±1.86%)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活动组(1.94%±0.77%)、未缓解组(1.71%±1.05%)和缓解组(2.16%±0.52%)与对照组(1.89%±0.52%)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外周血Th1/Th17比例:活动组(5.61±2.94)、未缓解组(4.83±2.76)和缓解组(5.44±1.73)与对照组(7.46±4.63)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中IFN-γ水平:活动组[(11.83±6.09)pg/ml]、未缓解组[(10.62±6.77)pg/ml]和缓解组[(10.08±6.42)pg/ml]与对照组[(11.24±6.71)pg/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血浆中IL-4水平:活动组[(2.25±2.05)pg/ml]、未缓解组[(2.33±2.14)pg/ml]与对照组[(5.54±4.00)pg/ml]比较明显下降(P<0.05),缓解组[(6.00±4.57)pg/ml]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血浆中IL-10水平:活动组[(5.07±4.10)pg/ml]、未缓解组[(5.66±4.35)pg/ml]与对照组[(14.21±7.31)pg/ml]比较明显下降(P<0.01),缓解组[(10.92±6.17)pg/ml]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
血浆中IL-17水平:活动组[(12.48±9.66)pg/ml]、未缓解组[(10.09±7.42)pg/ml]和缓解组[(10.87±8.39)pg/ml]与对照组[(15.28±10.68)pg/ml]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疾病活动组血浆IL-10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正相关(r=0.16,P=0.03),而血浆IFN-γ、IL-4和IL-17水平与血小板计数无相关性(r=0.11,P=0.50;r=0.21,P=0.09;r=0.13,P=0.44)。
疾病活动组患者血浆IFN-γ、IL-4、IL-10和IL-17水平与骨髓巨核细胞计数无相关性(r=0.11,P=0.93;r=0.05,P=0.82;r=0.41,P=0.06;r=-0.20,P=0.39)。
结论:1.疾病活动组的慢性ITP患者Th1/Th2比值升高,其增高的Th1/Th2比值是由Th2细胞的百分率下降所致;CD4+CD25+FOXP3+的Treg细胞百分率下降可能与慢性ITP发病机制有关;Th17细胞可能与ITP疾病状态无关。
2.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慢性ITP患者Th2细胞的百分率、Th1/Th2比值和CD4+CD25+FOXP3+的Treg细胞百分率对慢性ITP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ELISA方法检测血浆IL-4、IL-10水平对慢性ITP患者的疗效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二部分
目的:检测1例凝血因子X(FX)缺陷患者的F10基因突变并构建突变表达质粒。
方法: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X促凝活性(FX:C)等测定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对其F10基因8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和5’端非翻译区(5’UTR)序列进行扩增,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突变位点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排除多态性。应用大引物法构建突变质粒并用直接测序法确认。
结果:患者APTT100s、PT46.6s、FX:C2.4%。位于F10基因Exon2内杂合性G8394A错义突变导致Gla(GAG)26Lys(AAG);位于Exon8内的杂合性T28262C错义突变导致Ser(UCC)425Pro(CCC)。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排除Ser425Pro为多态性。构建的突变质粒成功引入突变碱基,经测序无其它碱基突变。
结论:复合杂合性错义突变Gla26Lys和Ser425Pro可能是导致该例患者FX缺陷症的原因。这是2个新的导致FX缺陷症的F10基因突变。成功构建这2个突变表达质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