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各民族的民居建筑民俗中,民居的“门”无疑是文化和民俗色彩最为浓重的组成部分。本文以田野地点——我国西南部某白族村落——云南省大理市喜洲镇喜洲村为个案,运用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理论和方法,对这一地区的民居之“门”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民俗功能进行探讨和研究,并透过这一扇扇“门”来透视这一特殊群体的民众的民族心理和文化性格。本文不仅仅是对于门这一建筑物进行建筑学和美学的阐述与鉴赏,更重要的是把民居之“门”作为一种象征物,透过关注这种象征物来关注门背后的“人”,“推开一扇透视民族本真生存状态的窗子,了解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通过推开大理喜洲民居这扇“门”,通过对大理喜洲白族地区门文化的探析,了解当地民众的生存和心理状态、理想与诉求,并通过与中原汉民族门文化进行比较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民族民族价值观的异同,为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研究民族心理和民族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首置绪论,尾置结语,正文共分五章:第一章:走近一扇门——从外部视角主要交代田野地点——大理喜洲镇喜洲村的自然环境概况与人文环境概况,以及当地民居建筑概况以及建房过程中的仪式风俗。此章为喜洲白族门文化的生成和生存背景。第二章:大门外——从外部视角凝视“门”这一建筑形态,对门的构成元素进行描述和归纳;第三章:进门来——运用多维分析的方法,对门这一建筑和文化丛进行实用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解读;第四章:门背后——运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方法,对喜洲白族民居的门文化丛进行符号学分析和与象征意蕴解读。第五章:用共时性和历时性的眼光,对门的生存环境——喜洲白族古镇的开发和建议进行调研,通过人类学者、政府和当地商人的视角,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归纳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