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正处在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时期,线路站点与站点辐射区(以下简称“站区”)土地利用的结合直接关系到城市的空间结构以及发展方向,轨道交通的高速发展为城市空间的优化与重构提供了契机。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把轨道交通与站区的土地利用看作一个封闭系统,有助于研究二者内在的影响机制。本文从轨道交通与站区土地利用的互馈机制入手,深入分析了站区土地空间增长、土地利用性质、开发强度、土地价格与轨道交通的关系。其次,分析了香港、广州等站点综合开发型以及东京、新加坡、深圳等以站点为中心圈层式开发型的国内外典型城市轨道交通站区土地开发的案例,总结其土地开发方式以及开发强度的成功经验,以便为天津轨道交通站区土地利用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再次,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剖析轨道交通各个发展时期的土地开发机制,并制定量化指标体系,列出主要变量的相关性表达式。最后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的站点进行实证研究,对不同类型站点周边的土地性质变化和开发强度指引进行分析总结,进而对一种类型的处于不同区位的站点的通达性变化和站区土地调控规律进行相关性量化分析,对上文的定性分析进行验证。从而结合天津实例分析与国内外案例城市轨道交通站区土地开发的经验,对天津市轨道交通站点土地优化调整提出建议。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绘制了轨道交通不同发展时期的土地调控机制的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结果共分成3个阶段:即轨道交通开通前由市场利益主导的土地利用调控阶段,轨道交通线网建设初期由GDP主导的土地利用调控阶段,以及轨道交通线网快速发展时期由站点通达性改善引起的客流需求变化主导的土地利用调控阶段。目前天津市处于轨道交通线网快速发展时期,因此对天津市典型站点的通达性与站区土地利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站区用地容积率的增加值与站点的1/通达性系数之间存在类正比关系,拟合函数系数约为1.2,拟合优度为0.26,即随着站点通达性系数的减少,站区用地容积率有所提高。其中位于中环外的站点这种趋势更加明显,1/通达性系数每增加1,容积率就增加2.6。研究为处于轨道交通快速发展时期的天津市土地开发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为规划中的轨道交通站区土地开发以及调控提供了一个预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