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苜蓿假盘菌(Pseudopeziza medicaginis)引起的苜蓿褐斑病在世界苜蓿产区均有发生,严重影响苜蓿的产量和品质,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控该病害的最有效策略。为了明确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差异,分析不同抗性品种叶表皮气孔、叶片茸毛等物理结构以及不同叶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研究了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其碳氮代谢的影响,旨在为苜蓿抗病性育种、解析病原菌侵染影响苜蓿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40个不同苜蓿品种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其中以品种驯鹿病情指数最低、相对抗性指数最高,表现为中抗(MR);WL354HQ、WL298HQ、康赛、SPYDEK等14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在0.20~0.39之间,表现为中感(MS);WL712、WL363HQ、阿迪娜、MF4020等14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在0.10~0.19之间,表现为感病(S);精英、VNS、3015、北方SLT等11个品种的相对抗性指数均小于0.10,表现为高感(HS)。通过聚类分析,将40个品种划分为中抗、中感、感病、高感4个类群,聚类分析结果与相对抗性指数分类结果基本一致。(2)不同品种苜蓿表皮物理结构特征特性观察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气孔密度、气孔开度、保卫细胞大小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与褐斑病抗性之间的相关性不强;茸毛密度与病情指数之间虽存在一定正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茸毛长度与病情指数间相关系数极小,与褐斑病的抗性无关。(3)不同叶位叶片含水量与抗病性的关系表明:叶片含水量与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低叶位叶片含水量显著最高,与病情指数之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性,与相对抗性指数之间存在一定负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3015和-0.3002;中叶位含水量次之,高叶位含水量最小,且都与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之间的相关性不强。(4)P.medicaginis侵染苜蓿叶片对其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病叶中可溶性糖和还原糖百分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叶片,蔗糖和果糖百分含量略高于健叶,与健叶之间差异不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有所下降,但下降趋势不大,差异不显著;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性显著升高,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显著下降,且与健叶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由此说明,假盘菌侵染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苜蓿的碳氮代谢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及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