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心理韧性的研究逐渐增多,因为它涵盖了应激与健康心理学领域中几乎所有的积极品质,正好契合了积极心理学的要求,是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种体现。心理韧性(Resilience)就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的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心理韧性对于处于“心理风暴期”的初中生来说,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更是对他们的学业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影响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学业水平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体、家庭、环境三个要素。本研究采用胡月琴《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以441名初中生为被试施行测试,通过对初中生五个方面心理韧性的测量和十个方面心理健康的测量,考察初中生心理韧性、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并从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城乡、年级等人口学变量的维度分析初中生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的差异;对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学业水平的关系进行相关和回归研究,确定他们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在教育教学中切实提高初中生的心理韧性水平,帮助初中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本次研究结果表明:(1)初中生心理韧性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初中生心理韧性总分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在是否独生子女、城乡所在地、年级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高于非独生子女,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初二学生高于初一和初三学生。(3)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心理韧性水平越高,心理越健康;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性。(4)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在心理韧性总量表和分量表上有显著差异:优秀生和中等生在心理韧性总量表及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子量表上均显著高于不良生。(5)心理韧性总分、分量表及其子量表中的目标专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与中学生的学业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积极认知子量表对学业水平有显著的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