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类固醇激素在硬骨鱼的性别分化、繁殖和生长等过程中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雌激素在性别分化和性成熟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而P450c17和20β-HSD在合成鱼类性类固醇激素和孕激素的过程中不可或缺。本研究通过RT-PCR及RACE方法,从三峡库区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黄颡鱼中克隆了P450c17和20β-HSD的复制基因:P450c17α-II和20β-HSD-I的部分c 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发现,P450c17α-II和20β-HSD-I片段长度分别为1203bp和1198bp。多重序列对比显示,黄颡鱼P450c17α-I、-II均具有P450c17保守的Ono序列、十三肽和血红素结合区域。20β-HSD-I、II均具有20β-HSD保守的辅酶结合区域、辅酶腺苷酸接合位点、稳定β-折叠的结构、部分激活位点、底物接合位点、催化部位和酰胺烟酰胺环结构。相似性分析表明,黄颡鱼P450c17α-I、-II均与同为鲇形目的斑点叉尾鮰和南方鲶相似性最高,与四足类相似性较低。20β-HSD-I、-II与斑点叉尾鮰和革胡子鲶相似性最高,与四足类相似性较低。随后,本研究还对上述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P450c17α-I、-II在精巢和卵巢中均有表达,且P450c17α-II在头肾中也有表达;而20β-HSD-I、-II呈现的是泛表达模式,在多种组织均有表达。季节表达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黄颡鱼雄鱼和雌鱼P450c17α-I在1月表达量最;20β-HSD-I在11月表达量最;而P450c17α-II、20β-HSD-II在5月表达最高。随着现代人类日常活动的日益频繁,内分泌干扰物带给人类和动物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关注度也随之增加。其中,对具有类雌激素效应药物的研究已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用类雌激素——乙炔基雌二醇(EE2,100ng/L)对黄颡鱼(全雄)进行暴露处理(7、14和28天)。处理结束后,用组织学和半定量RT-PCR(Semi-quantitative RT-PCR)研究了EE2对黄颡鱼雄鱼性腺发育和精子发生的影响,及P450c17α-I、-II和20β-HSD-I、-II m RNA的表达变化,所得结果和结论如下:EE2暴露处理后黄颡鱼的精巢受到严重影响(暴露后14、28天),表现为性腺发育和精子发生延迟、停止,并出现生殖细胞大量减少,体细胞明显增生的现象。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EE2处理后P450c17α-I,-II和20β-HSD-I的表达均被明显抑制,且呈时间依赖性;而20β-HSD-II表达无明显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