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并明确要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作为先行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和管理体制的地区之一,重庆市于2009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在同一个制度平台,建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标志着重庆市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从制度上实现了“人人享有医疗保险目标”。然而随着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参保人数的不断增加、保障水平的逐年提高,医疗费用急剧上涨的现象随即产生,基金风险逐年增高,给参保居民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境遇,也令医保基金“赤字”的频率与日俱增,如何控制医疗费用上涨的幅度、规避医保基金风险的产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医保管理的层面来看,为寻求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控制医疗费用之间的平衡点,医保支付方式创新对于医保基金风险防控是一个行之有效、势在必行的举措。本文旨在以重庆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为创新研究对象,分析对比、理论探讨现行医保支付方式下存在的基金风险点及成因,镜鉴国内外先进的实践经验,结合重庆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实际,探索与重庆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保障管理要求相适应的支付方式,对现行城乡居民医保支付方式的创新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