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调解制度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am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之同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作为解决环境污染的司法途径,一直受到广泛专注与讨论,其中关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能否适用调解程序,理论界与司法实践界长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25条的明确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可以适用调解程序,但是未对调解程序得以适用的法理依据、方式、限度等作出说明,为了能使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更好地实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目的,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调解程序进行深入研究。本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基本概述,分别介绍了公益诉讼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现行规范性文件中涉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程序的规定。第二部分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调解的正当性分析。首先对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能否适用调解程序的各方观点进行了梳理,其次着重分析了调解程序得以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适用的三个法理基础。第三部分分析了有权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公益性社会组织、环保行政部门、检察机关在适用调解程序中各自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第四部分根据《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的污染者需承担的民事责任种类,依次分析各个民事责任是否具有可调解性以及调解的限度。第五部分是结合上述分析,对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调解程序的完善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PVP)在椎体转移瘤中的作用以及在骨水泥中掺入化疗药物的价值. 方法将病理证实的椎体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椎体成形术(VSA)组及携带化疗
“十三五”时期,是辽宁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时期。由于辽宁省为缺水省份,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伴随着辽宁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中共十八大重新确立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概念: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并且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列入中国未来发展的战略性目标。(1)这些战略目
文章针对某高速公路隧道的设计,运用同济曙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大断面连拱隧道三导洞法施工时围岩和结构的受力、变形规律进行了分析.连拱隧道两正洞开挖后,大断面隧道围岩应
目的:通过了解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自我效能、应对方式及功能障碍程度现状,探讨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与应对方式、一般自我效能感、功能障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恐动症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今后的干预研究提供实证性依据。方法:1.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2月至7月石河子市两所三甲医院中医科、脊柱外科31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
0 引言通过对30例男性受试者在吸烟状态下,观察甲襞毛细血管血液流速的影响.
0 引言 p27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它的表达产物p27蛋白能与cyclin-CDK复合物结合并抑制其活性,控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从而抑制肿瘤形成[1].近年来,国外学者研究较多.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