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O抑价是全球新股发行市场普遍存在的现象,国外学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多种理论和假说。中国IPO抑价现象长期高居不下,也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在我国资本市场逐渐向世界开放、股权分置改革阶段性完成、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选择发行上市融资、创业板即将推出的背景下,对我国中小板IPO高抑价现象进行研究,找出影响我国中小企业板IPO抑价的重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论文的贡献以及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国外有关IPO抑价研究的理论模型和中国股市IPO抑价问题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详尽的回顾和评述,为我分析中小板IPO抑价原因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把行为金融相关研究成果嵌合到IPO抑价的分析中。分析了投资者的各种认知偏差和非理性行为可能对IPO公司在一二级市场的定价产生重要影响,最后给出本文对中小板IPO抑价的逻辑解释假设;第四章首先简单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板的发行上市制度及股权分置改革。选取了中小板市场成立以来发行的273只股票作为样本,运用Eviews作为分析工具,分别对股权分置前后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一章给出研究结论、提出建议、并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IPO抑价水平都很高,且波动幅度较大;股权分置改革前影响发行抑价的主要因素为上市首日换手率:股权分置改革后发行PE、发行中签率、上市前市场收益率对IPO抑价水平都有较显著的相关性;验证了投资者情绪是影响中小企业板IPO抑价高低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