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幼儿教师虐童事件频发,尤其是民办幼儿园教师的虐童现象多发,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实行公办、民办幼儿园与幼儿教育机构并举的政策,由政府依法管理幼儿园的办园行为和教师队伍建设。然而,民办幼儿园的办园主体多样、安全责任事故多发、幼儿教师虐童风险高等问题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及其行政职能部门对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管理存在不足。本研究以公共产品供给理论、风险管理理论为指导,通过搜集整理数据、分析相关法律法规、访谈调查相关幼儿园等途径梳理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结合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开展研究,从公共管理学学科视角提出关于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政府管理的优化策略,以期为降低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提供参考。基于G区的个案研究发现,当前对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管理机构分为国家层面管理机构和地方层面管理机构。国家层面的有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和中央教育行政部门,地方层面的有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等各个职能部门对民办幼儿园均有相应的监管内容,涵盖了民办幼儿园运营和发展的各个方面。其中,对民办幼儿园教师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机制与策略主要是蕴含在政府的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其办园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的监管体系中。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机制,主要包括办园申请审核机制、办学质量评估机制、师资队伍管理机制、责任事故处罚机制等维度。在我国教育体制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政府管理漏洞导致民办幼儿园潜藏虐童风险、民办幼儿园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虐童事件频发、责任事故处罚制度不完善导致虐童施暴成本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梳理存在的问题,查摆问题的诱发因素,其根本原因是政府对虐童风险管理的承担意识有待提高,直接原因是民办幼儿教师师资缺口巨大影响师资队伍建设,外部原因是监管法律欠缺导致虐童管理缺乏立法保障。借鉴国内外预防与处置虐童事件的成功经验,结合国际视野和本土实践,提出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优化策略:强化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职能是根本保障;重视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的虐童风险管理是直接保障;建立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体系是制度保障。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优化举措,以期改善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的政府管理制度与实践,有效遏制民办幼儿园虐童风险,为幼儿营造安全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