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末,拉美第三大国阿根廷爆发了一场集金融、经济、社会、政治危机于一体的综合危机,令这个一度成为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发展典范的样本国陷入了经济崩溃、社会动荡、政府更迭的多重困境。而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更是不断威胁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为发展中国家如何稳定金融、稳定经济提出了挑战。 中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金融资源有限,金融领域还存在装备落后、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监管水平、监管制度、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对外开放需要等问题。金融风险的识别、防范、监控、抵御能力也相当有限。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为维护本国经济而采取的高强度管制措施不再适用,经济结构、金融体系内部的薄弱环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暴露,由于经济的整体性连贯性,任何一个小环节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触发危机的导火索。 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经济使命、社会使命不容懈怠。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力图分析中国可以从阿根廷危机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如何在风险到来之前构筑起一道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火墙”,抵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同时寻求加强金融安全与促进经济发展,加强金融安全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双平衡。 本文首先以阿根廷危机的由来作为切入点,从经济发展、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三个方面对阿根廷内部的危机隐患进行剖析,进而详细阐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综合性危机呈阶段性深入发展的特殊表现形式。鉴于这场危机影响深远、后果严重,因此值得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的重视和借鉴。 其次,本文从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可兑换制度安排、长期积累的高额债务以及国际环境恶化导致的消极影响四方面分析了阿根廷危机爆发的原因。我国要借鉴阿根廷危机的教训不能只是关注诸如高额债务、经济衰退、失业增加等这些表面现象,应该从更深层次挖掘问题的根本,只有这样才能够有针对性地为防范问题、解决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道路。 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本文详细分析我国在经济结构、外债管理、汇率制度选择和汇率水平安排方面是否存在金融风险隐患,以及针对我国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变,我国应如何进行改革调整,以便最大限度的抵御风险、防范危机,使金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促进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