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中典型场景生成方法研究

来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能源需求不断增加,传统能源日趋枯竭,可再生能源具有环境友好、无污染、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全球致力于开发可再生能源,我国也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奋斗目标,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的能源革命。能源互联网融合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减少了一次能源的使用,可实现即发即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随着高渗透率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其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给能源互联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智慧交通的建设以及储能等灵活性资源的应用,能源互联网中负荷的不确定性也不断增强。如何应对能源互联网中的源-荷不确定性,建立相应的概率模型形成可用于随机优化的源-荷典型场景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引入场景分析法对能源互联网中的源-荷不确定性进行概率化描述并抽样形成源-荷初始场景集,通过有限个离散场景来近似描述能源互联网中源-荷不确定性,场景分析法包括场景生成和场景约简两部分。在建立能源互联网中源-荷不确定性概率模型之前对可再生能源出力和负荷变化特性进行了分析,能源互联网中源-荷场景存在日内特性和季节特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和相关性。场景生成建立能源互联网中源-荷不确定性的概率模型并通过抽样形成源-荷初始场景集。本文结合基于深度学习的生成模型VAE和CGAN的优点,提出了基于DVAE-CGAN的源-荷场景生成方法。算例使用源-荷历史数据作为训练样本输入DVAE-CGAN生成模型中生成源-荷日前场景,通过自相关系数、偏自相关系数、功率区间宽度、覆盖率评价指标,验证了 DVAE-CGAN场景生成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场景约简通过剔除源-荷初始场景集中冗余场景形成源-荷典型场景集。本文基于Sinkhorn距离建立了场景约简数学模型,提出了场景约简求解方法,分为最优场景集的确定和最佳场景数的判定两部分,并将提出的Sinkhorn Scenario Reduction法与经典场景约简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场景约简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能够有效求解大规模场景约简问题,适用性更广。本文针对能源互联网中的源-荷不确定性展开了具体的研究,提出了基于DVAE-CGAN的源-荷场景生成方法以及基于Sinkhorn距离的场景约简方法,生成了可用于能源互联网随机优化问题中的源-荷典型场景。
其他文献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这其中经济转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成功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后,本国企业开始对跨国并购产生兴趣以期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将自身经济快速融入世界经济当中。企业借助跨国并购行为可以加快推进产品结构的升级,实现产品协同性效应最大化和不同资源的整合,这对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言有着充分的优势。然而跨国并购并非简单的企业相加,企业完成跨国并购前后往往存在着诸多
学位
新型高效灵活火力发电技术是今后能源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超临界CO2循环系统发电效率可比同参数蒸汽循环提高3%~5%,可实现热电完全解耦。系统结构简单紧凑,灵活性更强,能满足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配合发电的调峰需求。在国家“双碳战略”发展的前提下,大力发展此类先进循环发电系统,意义重大。然而,高温高压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对金属材料产生明显的腐蚀,是影响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展关键
学位
在保障能源安全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下,我国提出预计于2030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需要大力推动碳捕集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CCS)的规模化应用,该技术有助于大幅削减CO2排放量并有效缓解温室效应。CCS过程中,CO2流体会以气液两相流形态出现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导致流量计量出现严重误差,因此为实现两相流条件下流量的准确计
学位
社会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对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我们必须寻找可再生和替代能源,以减少空气污染和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使用。氧还原反应(ORR)是燃料电池重要的半反应,但本身反应动力学缓慢。氨(NH3)是肥料、药品、化学产品的重要原料。氮气电化学还原反应(NRR)的反应条件温和,能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有望替代工业上传统的哈伯-博世工艺。为此,需要寻找更高活性的ORR和NRR非贵金属催化剂。高效率,低成本
学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能源转型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风、光等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电源大规模并入电网后,会出现严重的弃风弃光。合理配置储能有利于发挥新能源资源丰富地区的优势,实现清洁能源大规模消纳,优化能源结构,因此确定与可再生能源场站匹配的最优储能容量,提高外送通道中新能源占比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甘肃陇东大型新能源基地为研究对
学位
大气稳定度是影响风力机尾流演化的重要因素,但目前人们对大气稳定度的影响机理还缺乏足够认识,相关尾流解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还比较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高精度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大气稳定度对风力机尾流速度损失的影响规律,揭示了大气稳定度对尾流演化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同大气稳定度条件的尾流膨胀物理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尾流膨胀率无法理性确定的难题,可以提高尾流解析模型的预测精度。论文的主要研究内
学位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燃煤火力发电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火力发电系统效率,但现如今,以S-CO2作为燃煤火力发电厂锅炉传热工质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原理样机尚未诞生。锅炉是发电厂中的主要热力设备,同时,冷却壁又是锅炉的重要组成部件,因此,针对冷却壁的研究是当下至关重要的课题。超临界状态下冷却壁流动传热的实验数据较为匮乏,并且数值模型针对亚临界状态,对于高温高压的超临界状态并不适用;相较于传统水工质
学位
本论文描述了一种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来确定三相并网逆变器(GCI)的稳健增益。鲁棒控制器技术应用于三相直流-交流逆变器。该控制器采用状态反馈和dq-旋转坐标系中跟踪误差的积分,从而消除偏移误差。基于LMI的优化方案用于确定控制器的稳定增益,以便在L滤波器中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最小化稳定状态的建立时间。系统的不确定性表示为电阻和电感值的可能范围。此外,在开关状态的实现方面,IGBT采用正弦脉
学位
在当今世界中,锂离子电池(Li-ion)凭借其密度高、重量轻、体积小及循环寿命长等众多优势,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在新能源行业受众度最高的电源之一。然而,锂离子电池的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其充电状态(SOC)常会受到多种变量的影响,包括其内部的化学反应、自放电、充放电电流、自身老化和环境温度等,因此,电池的状态值很难得到准确估计。然而,准确地测量电池剩余容量对于优化电池使用规划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这样可以使
学位
面对化石能源枯竭与气候环境危机等难题,大力发展新能源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随着新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日益增加,我国电力工业正面临着能源领域的转型。新能源微电网能够有效协同控制风、光、储等多种分布式电源,近年来已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趋势,微电网的控制策略也成为研究的焦点。由于微电网发电系统中的子系统分布较为分散,子系统之间需要通信交流,因此对微电网采用分布式结构进行控制。分布式结构能够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