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untze)是我国重要的叶用经济作物之一,在其生长过程中易遭受各种非生物(如干旱、盐等)和生物胁迫(真菌等)的伤害,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及经济价值。因此,利用分子育种手段筛选出茶树中的抗性基因对培育抗逆品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WRKY是植物中重要的转录因子家族之一,具有防御多种非生物和生物胁迫及调节生长发育的作用。本研究基于茶树基因组数据库注释的WRKY序列,以‘陕茶1号’为材料鉴定茶树的CsWRKYIIc转录因子并分析序列特征,了解其转录自激活活性及不同组织和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模式等,为深入研究茶树在逆境胁迫中的功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 从‘陕茶1号’中克隆获得茶树9个CsWRKYIIc转录因子,依次命名为CsWRKYIIc1-CsWRKYIIc9,开放阅读框长度分别为561、960、936、978、897、912、720、1008和969 bp,分别编码186、319、311、325、298、303、239、335、322个氨基酸,且均为亲水性蛋白。序列分析表明除了CsWRKYIIc7缺少锌指序列外,其他CsWRKYIIcs均含有1个WRKY保守结构域和典型的C2H2型锌指结构,属于IIc亚家族。不同物种中的WRKYIIcs具有相似的保守基序,而茶树CsWRKYIIcs和拟南芥、葡萄等双子叶植物的WRKYIIcs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更高。另外,在9个CsWRKYIIcs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均预测到多个与非生物胁迫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意味着其可能参与非生物胁迫响应。2. qRT-PCR结果表明,9个CsWRKYIIcs在根和花中的表达量高于茎和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同时,在干旱、ABA、高温和高盐胁迫下9个CsWRKYIIcs基因被不同程度的诱导表达,与推定的顺式作用元件结果相符,表明其参与了茶树对多种非生物胁迫的应答过程。其中高盐胁迫下CsWRKYIIcs基因的总体表达水平高于干旱和高温胁迫,表明其可能对盐胁迫有更高的敏感性。另外,酵母试验表明茶树9个CsWRKYIIcs蛋白均具有转录自激活活性,可能发挥转录激活因子的调控作用。3. 采用农杆菌侵染烟草表皮细胞的方法研究了茶树CsWRKYIIc6的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sWRKYIIc6主要定位于细胞核。另外,我们将CsWRKYIIc6基因分别转入Col-0野生型和At WRKY57基因的缺失突变体wrky57拟南芥中,并成功获得纯合株系。干旱耐受性试验表明过表达CsWRKYIIc6增强了转基因拟南芥的耐旱性和保水能力,同时提高了转基因种子的发芽率。转入CsWRKYIIc6的突变体植株在干旱胁迫下也具有一定的回补能力。综上,CsWRKYIIc6在茶树抗旱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为进一步了解茶树的抗旱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