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世界体育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及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日趋深入,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正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高校体育的重心要切实放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上。为了树立高校体育“健康第一”的长远目标,高校体育工作者要以整体的教育思维重新审视高校体育学科的发展,加深对现代健康观的理解,更新体育教育理念,把运动人体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贯穿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安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使高校体育在培养大学生健康素质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受益终身。本研究多维度地对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阐述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内涵和意义,调查当前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教学的现状,针对现状提出优化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思路和方向。通过对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学、行为医学、运动训练学,以及多套现行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教材进行研究和参考,探讨以运动人体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目的、要求和内容,同时制作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多媒体教学软件,并进行教学实践。在对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进行较深入探析的基础上,在我校进行教学实验来检验和评估所设计高校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开设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选修课作为实验班,按本校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要求的普通体育课班为对照班。通过教学实践、相关问卷调查以及体能测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对比,评价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班学生对体育态度明显改善,健康意识增强,体育知识与体育行为更为一致,而且对于运动技能和技术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全面提高大学生健康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