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对湖北省十个县市的调查与思考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问题关系到农村科技推广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这是关乎农民、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问题,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职业忠诚的原因,才可能积极稳妥地加强农业科技工作队伍建设,也才可能对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本论文运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湖北省广水市、洪湖市等10个县市为调查点,随即抽取了53个乡镇,调查了635个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统计分析方法,依据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探讨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场域的变化,分析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状况,揭示了影响其职业忠诚的因素。探讨了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本论文具体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动员体制、人事分配制度变迁、农村机构变迁等为基础,从宏观层面描述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工作场域的变化;二是分析现阶段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现状,考察其对职业的形式忠诚与实质忠诚:三是揭示影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的结构与建构因素。四是依据科尔曼的理性行动理论来解读当前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工作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研究发现,新中国60余年的制度变迁,特别是近30年的制度变迁,深深地影响并形塑着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在“以钱养事”的改革实施后,现有的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队伍中,有近一半的科技工作者对职业具有不忠诚性,有更换工作单位或职业的主观动机或预期。在没有计划更换职业或单位的职业忠诚者中,有一部分科技工作者对工作热情不高,投入不大,缺乏对农村基层农业科技工作的实质忠诚,他们对基层农业科技工作仅仅具有形式意义上的忠诚。对影响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因素的研究表明,在控制年龄和性别的因素后,教育水平、职称和被调查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的水平、家人对职业的支持、岗位能否发挥专业特长、参加培训状况、是否担心养老对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有显著性影响。   根据现阶段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忠诚,以及影响其职业忠诚的结构与建构因素,加强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职业忠诚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工作的投入;二是加强法规、政策的解说与执行;三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科技工作者的养老保障机制。
其他文献
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和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题中之义。而在中国的部分农业大省
自2001年王春光研究员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概念以来,新生代农民工受到了学术界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特别是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
综述近 1 0年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存在的化学干扰及消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评述的消除方法包括加入释放剂、保护剂、表面活性剂、络合剂、复合试剂和流动注射合并带法以及计算
在城市化过程中,一方面为了安置城郊合村并居农民、城市外迁市民和城市低保户,另一方面为了扩大城市规模,地方政府根据政策在城乡结合处建立了一种由村庄向城市过渡的社区,笔者称
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管薪酬激励问题就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日益关注的热点。在现代企业中,高管人员薪酬的设计存在两个焦点问题:薪酬水平和薪酬结构。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薪酬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