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菌毒素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研究方向越来越倾向于有关真菌毒素的微量检测技术的建立,目前已有报道的检测方法都各有其缺陷,为了能够适应检测需求,建立新型、快速、灵敏度高的检测方法十分重要。量子点具有荧光产率高、光稳定性强、荧光寿命长、生物相容性好、激发波长范围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芯片、蛋白质及DNA检测、靶向示踪等生物医学领域。但是,在目前已报道的应用研究中,将量子点引入作为荧光探针检测真菌毒素的灵敏度并不十分理想,而且能够用于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也并不多见。基于此,本文将荧光分析方法与纳米探针技术、免疫分析技术、适配子识别技术相结合,以黄曲霉毒素B1(AFB1)、赭曲霉毒素A(OTA)作为模式分析物,建立了微量新型分析方法体系。本文首先成功合成CdTe发光量子点,通过荧光光谱、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征,将制备的巯基丙酸包裹的CdTe发光量子点与羊抗兔IgG结合构建荧光信号探针;实验还成功合成了Fe3O4磁性纳米粒子,并通过TEM、X-衍射(XRD)、红外光谱表征,将实验制备的黄曲霉毒素B1人工抗原(AFB1-BSA)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结合,形成捕获探针(AFB1-BSA-Fe3O4NPs),通过与AFB1单克隆抗体免疫竞争反应,建立了AFB1荧光免疫分析新方法。实验优化条件下,AFB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g/mL1.0×10-7g/mL,检出限3×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3.0%(1×10-9g/mL,n=9)。通过与国标法对照以及检测玉米粉中AFB1的情况来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其次,成功制备了不同发射波长的CdTe发光量子点,分别用于标记AFB1和OTA的抗体作为荧光显示探针,将制备的AFB1、OTA人工抗原分别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结合,形成捕获探针,通过免疫竞争反应,磁分离富集效应,建立一种在同一波长光激发下,同时检测AFB1和OTA的检测新方法。实验优化条件下,AFB1的检测线性范围为1.0×10-10g/mL1.0×10-7g/mL,检出限为1.0×10-10g/mL,相对标准偏差1.87%(1×10-9g/mL,n=9),OT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10-11g/mL1.0×10-7g/mL,检出限为5×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2.90%(1×10-9g/mL,n=9)。国标法对照结果显示该方法准确性良好,可用于实际应用。最后,将OTA适配子与Fe3O4磁性纳米粒子结合,CdTe发光量子点标记于OTA适配子互补短链上,结合荧光分析技术、适配子识别技术与磁分离富集技术,建立一种OTA的高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新型检测技术。实验优化条件下,OTA的检测线性范围为5×10-11g/mL1.0×10-7g/mL,检出限为5×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2.10%(1×10-10g/mL,n=9)。通过与国标法对照及检测玉米粉中OTA的情况来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