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轮纹病是我国苹果生产上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威胁我国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苹果轮纹病菌侵染生长期和贮藏期的果实,导致果实腐烂,侵染枝干引起枝干溃疡,影响树势,严重时导致树体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苹果轮纹病病原种类混乱不清,侵染来源也不甚明确,严重影响了病害发生规律、抗病育种、防治技术等研究的进展。本研究从采自我国陕西、河南、山东和辽宁的苹果轮纹病以及相关病害389份样本中,分离得到纯菌株286株。通过对我国苹果轮纹病病原学进行系统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rDNA-ITS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我国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由葡萄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 3个种类组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复合群、Botryosphaeria parva和Botryosphaeriastevensii,其菌株数目所占比例分别为97%、1.5%和1.5%,表明B.dothidea复合群为我国苹果轮纹病的主要致病类群,B.parva和B.stevensii为偶发病原类群。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显示,B.dothidea复合群分为两个支持率很高的类群。进一步研究显示,两个类群在形态学、生物学和致病性的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综合这些特征我们认为这两个类群代表两个不同的种类。其中一个类型为真正的 B.dothidea sensu strict,将另一个类群确定为一个新种,命名为仁果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omicola C.S.Wang&G.Y.Sun。致病性测定显示,接种于苹果幼苗枝干时,B.pomicola引起树皮开裂且形成瘤状突起,病瘤直径为2-3mm,高度为1-2mm;B.dothidea引起溃疡症状、树皮不开裂、粗糙或形成稍突起。综合这些特性,我们认为苹果果实上轮纹病在枝干是由两种不同病原引起的不同病害,将由B.cdothidea引起的病害称为苹果溃疡病(Botryospheria canker),将B.pomicola在苹果枝干上引起的病害称为苹果疣皮病(Botryospheriawart)。3.葡萄座腔菌B.dothidea的寄主范围广。本研究从从果园周边的杨树、桃树、柳树、枣树、石榴等寄主上分离获得该种菌株,分别接种于苹果树干,结果显示这些寄主来源的B.dothidea菌株都能够侵染苹果,引起苹果溃疡病的典型症状。从梨树上分离得到的B.pomicola的菌株接种于苹果,表现典型的苹果疣皮病症状。表明这些寄主上的葡萄座腔菌都可以作为苹果轮纹病的侵染来源。4.根据培养特性或多基因扩增片段的PCR-SSCP凝胶电泳都能够将 B.dothidae和B.pomicola区分开来。可以作为两个快速鉴定的特征或分子标记;在PDA培养基上35℃培养一周,B.dothidea生长快,菌落直径大于6cm,B.pomicola生长慢,菌落直径在2 cm。葡萄座腔菌B.dothidea和仁果葡萄座腔菌B.pomicola在核糖体小亚基上存在内含子差异,对内含子区域扩增,根据片段大小差异亦能很容易区分两种菌。5.本研究在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美国苹果白腐病的病原菌同样归属于B.dothidea模式菌株和B.pomicola模式菌株所在两个分支上,这一结果显示苹果白腐病与苹果轮纹病有着相同的病原菌种类。6.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种类中,B.hdotidea在全世界广泛分布;通过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分析以及在Genbank中进行序列比对发现,,B.pomicola在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美洲的美国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都有分布,说明B.pomicaol也是一个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的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