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CT灌注特征;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放、化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特征;探讨应用CT灌注参数的变化评估肺癌放化疗的早期疗效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行CT灌注成像的肺癌78例,其中男49例,女29例,平均年龄63.5±7.2岁;病理类型:鳞癌34例、腺癌29例、小细胞未分化癌15例。分别在治疗前、放化疗2周期后对肺部肿块进行CT灌注扫描;放化疗4周期后行常规增强CT扫描。检查采用Aquilion ONETM 320排螺旋CT机,经肘静脉团注对比剂后行快速动态扫描。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工作站,应用CT灌注软件包中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对治疗前和放化疗2周期进行数据处理,计算肿瘤的放化疗前后肿瘤各个灌注参数值。参考RECIST标准,测量放化疗后4周期与治疗前肿瘤大小改变将研究对象分缓解组及未缓解组;应用方差分析SNK检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灌注值,应用t检验比较各灌注参数值的变化与放化疗早期疗效的关系、缓解组与未缓解肺癌肿瘤大小。结果 (1)放化疗前肺癌患者CT灌注参数中,表面通透性(PS)腺癌(18.99±5.36) ml/100ml/min>鳞癌(15.83±4.70) ml/100ml/min>小细胞肺癌(7.40±4.57) ml/100ml/min,三种不同组织类型肺癌的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P=-0.017),三者SNK两两比较结果为腺癌VS小细胞肺癌、鳞癌VS小细胞肺癌的P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鳞癌与腺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参数(BF、BV、TTP)在腺癌、鳞癌和小细胞肺癌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治疗后2周期和放化疗治疗前肿瘤最大径比较,缓解组与未缓解组早期病灶大小改变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的灌注参BF、BV、P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T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缓解组的灌注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鳞癌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BF、BV、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腺癌缓解组与未缓解组的BF、P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BV、TT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细胞肺癌缓解组的与未缓解组的BF、BV、TTP、PS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灌注参数中PS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中存在差异,有助于对小细胞肺癌进行预判。放化疗早期病灶大小无明显改变,CT灌注参数的变化先于病灶大小的变化与早期疗效更具有相关性。CT灌注参数(BF、BV、PS)放、化疗前后改变对非小细胞肺癌(腺癌、鳞癌)早期化疗疗效的评估有一定价值,对肺癌的早期疗效判断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