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使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进入了一个历史性的转型期,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然而,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中国繁荣的同时却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包括教育事业在内的所有重大决策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人自身的素质能力以及人的实践活动方式,始终是影响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根本因素。因此,关注人的生态教育和人的生态素质的提高,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转型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领域。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理想的引领为主要特征,在引导学生积极上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劳动、适应社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教化育人功能;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当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以后,必须面对现实的挑战。其中,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是突出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随之实行必要的生态论拓展,把政治理想教育与生态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以利于受教育者在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的同时,逐步具有生命意识和生态环境素质,提升应对生态危机和其他社会突发事件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拓展提出的依据进行分析,主要从理论渊源高、现实依据两个方面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拓展的理论分析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拓展的科学界定、特征、目标进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拓展的内容主要从生态伦理、生态价值观,生态科技的使用、以及生态生活的培养进行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文明理论拓展的实现途径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育主客体以及学科建设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文明理论拓展。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