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后殖民翻译研究视野中的翻译不再是纯美学的或纯语言学的行为。在当前各民族正努力致力于保存各自文化特色的大背景下,第三世界的翻译活动尤其要承担起与文化霸权抗衡、争取文化平等地位的历史使命。 当前翻译理论得到了长足发展,后殖民翻译理论吸收文化研究的成果,提出在翻译中的文化政治批评和意识形态批评。它紧跟时代发展要求,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并有力的指导了翻译理论研究。然而这一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至今为止没有系统的研究。 本论文从后殖民理论关注的文本中的权力关系出发,着重点是文化意象和文化意识形态在译本中的传递。通过对莎翁剧本《暴风雨》的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具体分析了后殖民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作用,得出了两个结论:1)当前后殖民翻译研究提倡的异化翻译策略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策略,因为归化式的翻译方法更适于译介西方作品以丰富弱势民族的文化,这是考察翻译及殖民历史后得出的结论。2)后殖民理论为解读翻译文本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能使译者在翻译中更准确地选择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