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一个关于民间武术及其主体生存及传播发展的个案。通过深入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调查,笔者将人类学的研究特长引入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之中。本研究构筑了青城派武术的生存与传播现状,展示了一幅民间武术生存与传播发展的生态画卷。通过历时近两年的调查研究,本研究主要发现:1、青城派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拥有独特的风格特点和文化内涵,自成一派。当前,刘绥滨群体与何道君群体是发展青城派武术最为主要的中坚力量。2、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民间武术正成为一种资源。民间武术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互动。在地方文化建设语境中,民间武术扮演着塑造地方文化品牌,丰富地方文化内涵,提升地方影响力的角色。民间武术的资源属性使它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的建构方式。民间武术的发展是地方政府、民间社会与大众传播媒介的共谋。3、“门户之见”仍然充斥于民间武术之中。“掌门之争”、“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是青城派武术中冲突与矛盾的凸出表现。师徒传承、组织传承是青城派武术的主要传承方式。目前,青城派武术的传承并不理想,其正深陷于传承的困境之中。4、大众媒介传播成为当前民间武术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与传播手段,它参与了民间武术文化的建构。大众传播媒介使刘绥滨与何道君呈现出了不同的生存境况。在受教育水平、媒介经验、社会资源、发展理念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刘绥滨与何道君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5、民间武术在经济依附、文化依附、权力依附、制度依附的基础上,实现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通过创造经济利益、获取经济收入,民间武术的生存得以成为可能。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的依附、密切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民间武术创造并拓展了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特色鲜明的师徒传承与组织传承等传承制度,使民间武术在民间社会中实现了横纵交错的立体传承脉络,并使民间拳种得以最大限度的完整、有序的传承与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