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应激(CUMS)方法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初步探讨肝郁脾虚证的复制方法和病理机制。
方法:利用CUMS造模方法复制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并观察造模前后、给药前后大鼠行为学及血浆CR H、ACTH、CORT、AVP浓度的变化。
结果:造模前,正常两组与造模五组大鼠行为学(包括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修饰次数及糖水消耗和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造模后,造模五组与正常2组比较,大鼠行为学有明显差异(P<0.05);给药后,模型对照组与正常2组比较,大鼠行为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逍遥散组和酮康唑组及地塞米松组与正常2组比较,大鼠行为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模型对照组与正常1组、正常2组比较,血浆CRH、ACTH、CORT、AVP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逍遥组、酮康唑组、地塞米松组比较,血浆CRH、ACTH、CORT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逍遥散组、酮康唑组、地塞米松组与正常两组比较,血浆CRH、ACTH、CORT、AVP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CUMS造模方法可以成功复制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说明肝郁脾虚证的病理生理机制与HPA轴功能紊乱有关,逍遥散治疗肝郁脾虚证的机制之一是通过调节HPA轴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