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穴位埋线联合米诺环素胶囊和米诺环素胶囊治疗Ⅱ-Ⅳ度寻常型痤疮(中医辩证证属湿热蕴结证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检测受试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清中非特异性IgG,并与正常人外周血清中非特异性IgG相比较,探讨体液免疫在痤疮发病中的调节机制,为痤疮的治疗提供可能相关的实验依据。简言之,探索一种经济安全、疗效可靠、适宜推广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新方法。方法:所选60例患者均来源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痤疮专病门诊,符合痤疮诊断标准,按照Pillsbury分类法,分级判断为Ⅱ-Ⅳ度的痤疮患者;并符合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属湿热蕴结证型,临床表现为皮疹红色或有结节、囊肿,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纳呆腹胀,口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分级,及伴随症状(便秘、腹胀)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局部治疗:0.025%维A酸乳膏,每晚一次薄涂;1%克林霉素凝胶,每日一次涂于炎性皮损,均连用6周。对照组予以米诺环素胶囊0.1g,po.QN;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单侧肢体穴位埋线(合谷、曲池、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胃俞),每周一次,双侧交换使用,连续5次。在治疗后第2、4、6周比较两组皮损评分疗效指数,记录治疗中副作用发生率,及伴随症状的缓解情况,随访治疗后复发情况,作出疗效评价及安全性评价。45例痤疮患者在治疗前抽取2ml静脉血查非特异性IgG,并与在年龄及性别上无差异的40例正常人群相比较。结果:1.治疗后第2、4、6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3.33%、60%、80.00%和3.33%、30%、66.67%。治疗后第2、4、6周各随访点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第4周的两组有效率差别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米诺环素最易出现的不良反应为:头晕、胃痛、便秘等。治疗组30例中有3例出现轻微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中有6例出现轻微头晕,有2例出现轻微胃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治疗组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别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治疗组有10例患者有便秘,5例患者经常出现腹胀;对照组有8例出现便秘,6例出现腹胀。治疗后,治疗组有7例患者便秘症状好转,5例患者腹胀症状消除;对照组仅有1例患者便秘症状好转,1例患者腹胀症状消除。治疗组的便秘、腹胀伴随症状消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4.治疗结束2月后,随访治疗、对照两组中基本治愈的患者,治疗组7例患者中仅有1例复发,且症状较轻,对照组中5例患者有3例复发,症状较轻,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5.45例痤疮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IgG明显高于40例正常人,差别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诺环素是高效和长效性的脂溶性抗生素,在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是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有效常用药物,但其副作用较大,对肝肾功能损害大,且停药后易反复发作,临床长期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穴位埋线,是一种将医用羊肠线埋入身体穴位内的针灸疗法,治疗痤疮的选穴中,合谷、曲池为大肠经的原、合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主皮毛,二穴共奏清热疏风之功,善治头面诸疾;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两穴配伍调整胃肠、调节免疫;上巨虚是足阳明胃经大肠下合穴,大肠俞为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两穴相配具有理胃肠、清湿热、通积滞等功效。两组治疗的疗效相比,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第四周有效率差别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与米诺环素胶囊连用有协同作用,起效时间加快。治疗组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说明穴位埋线可能对米诺环素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治疗组对伴随症状的消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刺激能调整患者胃肠功能,另外,治疗组的复发率也低于对照组,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对机体内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解作用。因此,穴位埋线结合米诺环素治疗胃肠湿热型Ⅱ-Ⅳ痤疮,具有缩短疗程、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副作用发生率等作用,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